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Parapercis multifasciata  
發音 
Parapercis multifasciata多橫帶擬鱸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Döderlein, 1884 棲息深度 20 - 100公尺
中文名 多橫帶擬鱸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擬鱸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35 Pinguiped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多帶擬鱸 
最大體長 18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海狗甘仔、狗、舉目魚、雨傘閂、花狗母海、沙鱸、狗母梭(臺東)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東京 
同種異名 Parapercis multifasciat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6);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6(FAO, 2001)  Dr. Franz Steindachner, etc. 1885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4587 ASIZP0058609 ASIZP0058890 ASIZP0060097 ASIZP0061024 ASIZP0061150 ASIZP0061168 ASIZP0061194 ASIZP0061209 ASIZP0064301 ASIZP0065907 ASIZP0065911 ASIZP0075134 ASIZP0800630 ASIZP0800631 ASIZP0805627 ASIZP0910630 ASIZP0910631 CAS214448 FRIP00749 FRIP01250 FRIP21697 NMMBP06107 NMNSF00611 NTMP0340 NTMP0815 NTOU-AE6090 NTOU-AE6091 NTOU-AE6230 NTOU-AE6269 NTOUP200801-002 NTOUP200802-118 NTOUP201005-295 NTUM03601 NTUM04108 NTUM05610 NTUM05611 ...列出全部44筆... 
典藏基因2015-10-23,Chia-Hao Chang,CO1,%
英文俗名 Gold-birdled sandsmelt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近似圓柱狀,尾部略側扁;頭稍小而似尖錐形。吻尖而平扁。眼中大,上側位,稍突出於頭背緣。口中大,略傾斜;上頜略短於下頜;頜齒呈絨毛狀齒帶,外側列較大,下頜前端具犬齒6枚;鋤骨具齒,P1054骨具齒。體被細鱗,側線簡單而完全;側線鱗數60。背鰭連續,硬棘部與軟條部間無缺刻,具硬棘V-VI,軟條22-24;臀鰭硬棘I,軟條19;胸鰭軟條19-20;尾鰭圓形。體淡紅色,唇無任何色斑,頸部及頰部具黃帶;體側上半部具8-10條褐色橫帶,至下半部成黃色;腹面淡黃色。眼後方有2條黃色帶,尾基則有一黑斑。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沿岸砂泥底或石礫底。以魚類及底棲甲殼類生物為食物。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由日本至臺灣間之海域。臺灣各地海域均有分布。 

漁業利用

中小型魚,可食用,唯魚體大小不一,亦常作下雜魚處理。一般均以底拖網捕獲,一支釣亦可釣獲。全年有產,但以夏季較盛。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