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Rhinomuraena quaesita  
發音 
Rhinomuraena quaesita管鼻鯙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Garman, 1888 棲息深度 1 - 57公尺
中文名 管鼻鯙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鯙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079 Muraen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大口管鼻鱔 
最大體長 130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黑身管鼻鯙、海龍、五彩鰻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綠島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馬紹爾群島 
同種異名 Rhinomuraea quaesita, Rhinomuraena ambonensi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Chen, H. M., K. T. Shao and C. T. Chen. (1994) A review of muraenid eels (Family Muraenidae) from Taiwan with descriptions of twelve new records. Zoological studies 33(1):44-64.  Garman, S. 1888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Chen, H.-M., K.-T. Shao etc. 1994 
典藏標本 ASIZP0056641 ASIZP0057597 ASIZP0059533 ASIZP0059710 NMMBP05174 NMMSTP00998 NTMP0919 NTMP1067 NTOU-AE5733 NTOU-AE5739 NTUM01717 NTUM01719 NTUM01722 NTUM05101 NTUM05102 NTUM05103 NTUM05104 NTUM05105 RUSI35099  
英文俗名 Ribbon moray; Ribbon eel; Black leafnosed moray eel; Black ribbon eel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魚體極度纖細、延長。吻端至肛門的長度為全長之三分之一。上、下頜齒,鋤骨齒單列。前鼻管前端延伸為葉狀皮瓣,下頜末端亦有三根肉質突起。脊椎骨數25-270。顏色依性轉變而有所變異:幼魚及亞成魚全體為黑色,虹彩亦為黑色,僅下頜有一條黃白色條紋,背鰭黃色而具有白色邊緣,臀鰭黑色;雄魚相全體為藍色,唯吻部、虹彩及大部分的下頜轉為黃色,背鰭黃色而有窄的白色緣,臀鰭黑色;轉變為雌魚相時,魚體由藍色逐漸變黃,終至全身為黃色,僅背鰭具白緣,臀鰭黑色。

棲所生態

主要潛伏在岩礁附近的沙地,有時會數尾聚集在一起;能在水流中敏捷地捕食小型魚類。對於搖晃的光影,水波的震動及餌食的味道敏感。體表黏液有一股奇特的惡臭。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東非,東至土木土群島,北至日本,南至新加勒多尼亞等海域。臺灣南部之岩礁區可見。 

漁業利用

無食用價值。但卻是漂亮奇特的觀賞魚種,常見於海水觀賞魚店。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