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Scarus globiceps  
發音 
Scarus globiceps蟲紋鸚哥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Valenciennes, 1840 棲息深度 1 - 12公尺
中文名 蟲紋鸚哥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鸚哥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14 Sca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黑斑鸚嘴魚 
最大體長 27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鸚哥、青衫(雄)、蠔魚(雌)、臭腥仔、海帝仔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東沙、南沙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社會群島大溪地 
同種異名 Callyodon dobius, Callyodon dubius, Callyodon globiceps, Callyodon lepidus, Pseudocarus spilonotus, Pseudoscarus fuscus, Pseudoscarus strigipinnis, Scarus aeruginosus, Scarus ferrugineus, Scarus lepidus, Scarus pronus, Scarus qlobicep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6);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Review and doubtful species of Scaridae of Taiwan(Liao et al., 2004)  Cuvier, G. etc. 1839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Liao, U. C. etc. 2004 
典藏標本 ASIZP0054723 ASIZP0056303 ASIZP0060208 ASIZP0070027 ASIZP0078411 ASIZP0078412 ASIZP0803301 ASIZP0807170 ASIZP0807171 ASIZP0913301 ASIZP0917170 ASIZP0917171 NMMBP00843 NMMBP02468 NMMBP04061 NMMBP04062  
典藏基因2016-01-26,Chia-Hao Chang,CO1,100% 2016-01-26,Chia-Hao Chang,CO1,100%
英文俗名 Roundhead parrotfish; Violet-lined parrotfish; Globehead parrot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略側扁。頭部輪廓呈平滑的弧型。後鼻孔並不明顯的大於前鼻孔。齒板之外表面平滑,上齒板幾被上唇所覆蓋;齒板無犬齒;每一上咽骨具1列臼齒狀之咽頭齒。背鰭前中線鱗約5-7;頰鱗3列,上列為5鱗;中列為6鱗;下列為1-4鱗。胸鰭具14軟條;雌魚尾鰭為截形,雄魚則為雙凹形。稚魚(大約 8 公分以內)體呈黑褐色,體側有白色斑點。初期階段(IP, Initial phase)的雌魚體色為黑褐色;腹部為鮮紅褐色;鰓蓋具2或3條白色條紋;單鰭均為黃褐色,基部為鮮紅色;胸鰭鰭膜上端為淡黃色,基部為紅褐色;腹鰭為紅褐色。終期階段(TP, Terminal phase)的雄魚體色為藍綠色,鱗片具橙紅色緣;體前背側和頭背側具許多小點為短斑紋;頭部自吻端至鰓蓋具一條綠緣的粉紅色縱帶,縱帶下方之頭部(含上下唇)一致偏淡色;背鰭第IV棘基底具一小黑點;背、臀鰭綠色,鰭膜中央具一寬的粉紅色縱紋;尾鰭綠色,上下葉或具粉紅色縱紋。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礁石區外圍水域。 成群產卵或成對。以啃食水底的藻類為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由東非到萊恩群島與社會群島,北至琉球群島,南至鯊魚灣與澳洲大堡礁的南方與奧斯垂群島的拉帕島。臺灣發現於南部、澎湖、小琉球、綠島及蘭嶼等。 

漁業利用

主要捕獲的漁法是延繩釣、一支釣、流刺網及籠具等,而本種魚亦是潛水鏢魚的對象以及水族館展示魚種。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