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Scorpaenodes varipinnis  
發音 
Scorpaenodes varipinnis花翅小鮋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Smith, 1957 棲息深度 0 - 200公尺
中文名 花翅小鮋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鮋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304 Scorpaen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花翅小鮋 
最大體長 7.5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石狗公、石頭魚 
世界分布   台灣分布 南部、蘭嶼、東沙 
棲息環境   模式種產地
 
同種異名 Scorpaenodes varipini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Smith, J. L. B. 1957 Masuda, H., K. Amaoka, C. Araga, T. Uyeno, etc. 1984 Randall, J. E., G. R. Allen etc. 1990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Shinohara, G. 1998 
典藏標本 ASIZP0057368 ASIZP0058504 ASIZP0058505 ASIZP0061384 ASIZP0072477 ASIZP0805163 ASIZP0915167 BPBMI23386 BPBMI23424 NMMBP03140 NMMBP08581 NMMSTP00224 RUSI34990 RUSI35679 USNM00224555 USNM00224562 USNM00361020 USNM00361023 USNM00361046  
典藏基因2011-07-20,柯慧玲,CO1,100%
英文俗名 Blotchfin scorpion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側扁。頭中大,棘稜具明顯的鋸齒狀。眼大,上側位;眼球高達頭背緣;口大,端位,斜裂,上下頜等長。上下頜及鋤骨具細齒,腭骨無齒。鼻棘1個,尖銳。淚骨外側具1稜棘。第一眶下骨及第二眶下骨各具1稜棘。前鰓蓋骨3-4棘;鰓蓋骨具2 棘。下鰓蓋骨及間鰓蓋骨無棘。眼前棘尖且長。眶上稜高凸,具眼上棘與眼後棘各1個。鼓棘1棘。頂棘及頸棘各1個。眼後至側線前端具蝶耳棘2個、翼耳棘1個、後顳顬棘1個及肩胛棘1個;胸鰭基部上方具1脈棘。眼間隔凹入,後方無頂枕窩。前鼻孔具1皮瓣。眼上棘基部具1小皮瓣。鱗中大,櫛鱗。側線上側位,斜直,末端延伸至尾鰭基部。背鰭起始於鰓蓋骨上棘前上方,硬棘與鰭條有鰭膜相連,硬棘部的基底長於軟條部的基底,第四硬棘最長,具硬棘 XIII,軟條 7;臀鰭起始於背鰭倒數第三硬棘下方,鰭長度較背鰭軟條短,鰭條延伸稍超過尾鰭基部,具硬棘 III,軟條5;胸鰭圓寬,無鰭條分離,延伸至臀鰭起點,軟條18,具4不分枝,2分枝,11不分枝鰭條;腹鰭胸位,具硬棘 I,軟條5;尾鰭圓形。體褐色或褐紅色;背鰭第九-12硬棘處具1黑斑;尾柄處各具1白色橫帶與紅色橫帶;背鰭軟條部、胸鰭、臀鰭及尾鰭淡色,鰭條散布紅色斑點。(李承運、林沛立2012/11編寫)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潟湖、礁岩平台及礁台之外的外環礁區,水深至200m。具偽裝能力,時常隱藏身體而不容易被發現,藉以守株待兔般快速捕捉過往之小魚與甲殼動物為食。背鰭鰭棘下具毒腺,是海中危險生物。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紅海及東非,東至印尼、關島及萬那杜,北至臺灣及日本,南至澳洲昆士蘭與澳洲西岸、新克里多尼亞島及社會群島。臺灣分布於西南部、南部、東北部、澎湖、綠島及蘭嶼。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除學術研究外,不具經濟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