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Sebastiscus tertius  
發音 
Sebastiscus tertius三色石狗公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arsukov & Chen, 1978) 棲息深度 60 - 940公尺
中文名 三色石狗公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鮋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304 Scorpae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三色菖鮋 
最大體長 37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石狗公、石頭魚、凸目仔(北部)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北部、東北部、澎湖 
棲息環境 礁區  模式種產地
日本長崎 
同種異名 Sebastes terti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Barsukov, V. V. etc. 1978 Masuda, H., K. Amaoka, C. Araga, T. Uyeno, etc. 1984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61696 ASIZP0063519 ASIZP0063641 ASIZP0069742 ASIZP0071632 ASIZP0073218 ASIZP0803258 ASIZP0805693 ASIZP0900144 ASIZP0913258 ASIZP0915693 MTP0153 NMMBP04946 NMNSF00666 NMNSF01583 NTUM07678 SIO75-482d SIO75-499  
典藏基因2012-08-20,柯慧玲,CO1,100%
英文俗名 Stone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中長,側扁,長橢圓形。頭中大,側扁。眼中大,上側位,眼球高達頭背緣;口中大,端位,斜裂,上下頷等長,上頷骨延伸至眼眶後緣下方。上下頷、鋤骨及腭骨具細齒,鋤骨齒群左右相連呈人字狀。眶下骨及頰部無棘。櫛鱗。背鰭具硬棘 XI-XII,軟條 11-12;臀鰭具硬棘 III,軟條5-6;胸鰭下側位,軟條18-20;腹鰭胸位,具硬棘 I,軟條5;尾鰭圓形。體褐色或褐紅色,體側具數個褐色斑塊。本種與石狗公類似但差異在於(1)胸鰭18-20(S. marmoratus:17-19)。(2)胸鰭靠近基部處暗色斑不明顯(S. marmoratus:明顯)。(李承運、林沛立2012/11編寫)

棲所生態

暖溫性近海底層魚類,生活於較深的岩礁底質水域,棲息深度在60-940公尺間,一般發現於150-200公尺附近。肉食性,主要是以小魚、蟹類、蝦類、端足類、泥螺等為食。卵胎生,成熟的雄魚有交接器。數量不多,不結大群。棘基部具毒腺。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海域:由日本宮城縣到東中國海與朝鮮半島南部。 也在印尼水域。  

漁業利用

主要漁法為底拖網及延繩釣、手釣,無明顯盛漁期,北部地區產量較高。市場上並不多見,數量不及白條紋石狗公。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