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Trachinotus anak  
發音 
Trachinotus anak阿納鯧鰺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Ogilby, 1909 棲息深度 - 公尺
中文名 阿納鯧鰺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鰺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64 Carang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阿納鯧鰺 
最大體長 59.6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紅杉 
世界分布 臺灣至澳洲   台灣分布 東部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澳洲昆士蘭州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Lin & Shao(1999)  Ogilby, J. D. 1909 Carpenter, K. E. etc. 1999 Lin, P. L. etc. 1999 
典藏標本
英文俗名 Oyster pompano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卵圓形,甚側扁,隨著成長而逐漸向後延長。第一背前骨呈“L”形。尾柄短細,背腹側無肉質稜脊亦無凹槽。吻鈍。眼小,脂性眼瞼不發達。上下頜、鋤骨和腭骨均具細小的絨毛狀齒,隨著成長而漸退化;舌面一般無齒。第一鰓弓下枝鰓耙數(含瘤狀鰓耙)7-10。側線幾呈直線狀或微波狀,無稜鱗。無離鰭。第一背鰭5-6硬棘,幼魚時,具鰭膜,隨著成長而漸呈游離狀;第二背鰭與臀鰭同形,前方鰭條延長而呈彎月形;無離鰭;尾鰭深叉,末端尖細。體背藍灰,腹部銀白;體側無任何斑點。背、尾鰭暗色至暗橙色;臀鰭淡黃色至暗黃色。

棲所生態

棲息於沿海礁岩底質淺水海域,但常可發現其出現於砂泥質的激浪區。以無脊椎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根據文獻紀錄,本種魚分布於澳洲西部至北部。除澳洲以外,根據文獻紀錄,也出現在西太平洋的印尼、巴布亞紐幾內亞、中國、台灣、新喀里多尼亞及紐西蘭。曾為了養殖目而引入台灣,目前在台灣野外水域還沒有正式的採集紀錄。 

漁業利用

為可食用的養殖魚種,清蒸、煎食、煮湯皆宜。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