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Xanthichthys caeruleolineatus
Xanthichthys caeruleolineatus黑帶黃鱗魨
by: ©Randall, John E.
命名者 Randall, Matsuura & Zama, 1978 棲息深度 15 - 200公尺
中文名 黑帶黃鱗魨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鱗魨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505 Balist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黑帶黃鱗魨 
最大體長 35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黑帶砲彈、黑帶板機魨、剝皮竹(臺東)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法屬波利尼西亞土阿莫土群島 
同種異名 Xanthichthys caeuleolineatus, Xanthichthys careuleolineatus, Xenobalistes punctatus   
參考文獻 Randall, J.E., K. Matsuura and A. Zama, 1978 A revision of the triggerfish genus Xanthichthys, with a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Bull. Mar. Sci. 28(4):688-706;Matsuura, K., 2001. Balistidae. Triggerfishes. p. 3911-3928. In K.E. Carpenter and V. Niem (e  Randall, J. E., K. Matsuura etc. 1978 Randall, J. E. etc. 1998 Carpenter, K. E. etc. 2001 
典藏標本 FRIP20423 FRIP21357 NMMBP08539 NMMBP08608 NTOU-AE6153  
英文俗名 Trigger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稍延長,呈長橢圓形, 尾柄短。口稍上位,下頜稍突出;齒上緣皆具缺刻。眼前鼻孔下具一楔形深溝;頰部具六條淺溝,不明顯,溝內亦無色素。鰓裂後不具大型骨質鱗片;胸鰭後每一鱗片,中央皆具一水平隆脊。背鰭兩個,基底相接近,第一背鰭位於鰓孔上方,第I棘粗大,第II棘則細長,第III背鰭棘小,不伸出棘溝;尾鰭截平或彎月形,上下鰭條稍延長。體背側黃褐色,腹側銀白色,二者之間具一條上淡藍下淡褐色之縱帶區隔;頰部灰褐色至黃褐色。背鰭鰭膜黑色;尾鰭橘紅色,上下緣鰭條色深,末緣白色;餘鰭白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深的臨海礁石區,一般被發現於水深50公尺以上的水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西印度洋的聖勃蘭敦淺灘 (St. Brandon's Shoal )到印尼,東至土木土群島,北至日本南部。臺灣發現於東部海域。 

漁業利用

罕見之魚種。偶藉著深海一支釣而捕獲。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