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生態系的保護_羅斯海 -全球最大海洋保護區

內容摘要:

羅斯海是(Ross Sea)是南太平洋深入南極洲的大海灣,位於羅斯陸緣冰之北,維多利亞地與瑪麗伯德地之間,西經158度到東經170度之間。羅斯海的西部有羅斯島和伊里布斯山,東部有羅斯福島,面積約96萬平方公里。一般水深500到700米,表面水溫-2到0度,盛行東南風,沿岸流自東向西,全年覆蓋冰層,且多冰山。

紀錄片「最後的藍海」,由紐西蘭著名野生動物影片製片人Peter Young,耗時六年,深入南極大陸凹入最深也最接近南極中心的羅斯海拍攝。拍攝目的是要促請紐西蘭政府及「南極海洋生物資源保護委員會(CCAMLR)」把這塊尚未受到破壞污染的海域畫為保護區,並且全面禁漁。

科學家在1970的時候可以輕易地抓到幾百條南極鱈魚,但現在一條都捉不到,因此意識到過度捕撈這樣的問題。

南極鱈魚正式名稱為「鱗頭犬牙南極魚」,是屬於南極魚科的魚類。心臟每六秒才搏動一次,因此成長速度緩慢,大約到13至17歲才會成熟產卵,壽命可達50歲以上。形體大且圓,所以也被稱作「圓鱈」,魚肉色白細緻。科學家對其的習性、生活史、洄游路徑等不甚了解,因此也很難去做妥善的漁業管理及利用。

經過24國與歐盟2016年10月28日在歐洲Tasmania的Hobart會議中,同意在南極海設立全球最大的海洋保護區,在未來35年內禁止捕撈。現今也都在提倡公海設置保護區,計劃修改或重新訂定新的海洋法公約,並提出許多地點送進聯合國討論,雖然不能期待馬上有結果,但可以預期未來公海的保護區都會一個一個的劃設,一同保護珍貴的海洋資產。

 


[前往講堂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