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常見魚介貝類圖鑑
Thryssa chefuensis 芝蕪綾鯷 (魚類:鯷科Engraulidae) 該書第94頁
鯷科魚類身體長橢圓形或長形,側扁如刀,腹部銳利或鈍圓。口大,下位,吻突出。上下頜齒細小或缺如。體表有圓鱗,大型但易脫落,沿著腹部具一列稜鱗。無側線。背鰭單一且短,約略位於體中央部位;胸鰭位體之較下方,尾鰭深叉。體側中部通常具一銀色寬縱帶。本科屬新鰭亞綱鯡型目,全世界目前描述有16屬139種(Nelson, 2006),臺灣紀錄5屬13種(Shen et al., 1993;臺灣魚類資料庫, 2011)。本科魚類通常為一大群之銀色小型魚,是海洋中掠食者所捕食的餌料生物,也是鮪釣漁業之常用活餌。鯷科魚類廣布於世界各大海域,大部分為海產且僅有少數幾種會進入汽水域內繁殖,但亦有純粹生活於淡水域者,其中分布於巴布新幾內亞境內的淡水魚種—施氏綾鯷 ( Thryssa scratchleyi ),體長可達37公分,是體型最大的一種,而一般皆不及20公分。此外,生活在印度到爪哇沿岸的杜氏鱭 ( Coilia dussumieri )是鱭亞科中唯一具發光器的魚種。本科魚類為群游性,是常見之魚種。濾食性,以浮游生物為食,僅少數大型種為肉食性。台灣海域以日本鮆 ( Engraulus japonicus ) 產量最多,俗名『苦蚵仔』,是著名的洄游性魚類。它們會成群洄游南下至台灣附近海域產卵。仔稚魚俗稱『魩仔魚』,是魚類們的重要餌料,也是人類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