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尾鬚鯊科 Hemiscylliidae  
發音 
主要分布於馬達加斯加、北印度洋及西太平洋的熱帶海域。
體細長而呈圓柱形或稍扁平;體側具隆脊或無。頭窄或稍寬,圓柱形或稍扁平,頭側不具特殊之肉垂。吻端寬圓或稍尖。眼側背位,不具眼袋。噴水孔大型,約同大於眼徑,位於眼側下方。鰓裂小,第四和第五鰓裂重疊。鼻緣具短且尖凸之鬚,鼻溝及鼻褶明顯。口裂小,腹位,近乎平直;下頜縫合處無凹陷;齒具中央齒尖,側齒尖或有或無。尾柄不具側隆脊及尾鰭前之凹槽。背鰭兩個,約略等長,第一背鰭起點約與腹鰭基底相對或略後,末端則在腹鰭後角之後;胸鰭較小,寬圓,約與腹鰭同大或稍小;臀鰭略小於第二背鰭,起點位置約在第二背鰭基底末端之後,基底長,與尾鰭下葉僅一窄凹槽分隔,其間距遠短於臀鰭基底長;尾鰭上葉略上揚,尾長度不及全長之1/5,具缺刻唯不具下葉。體表具鞍狀斑、暗斑或亮斑,亦有體色簡單而不具斑點者。全世界計2屬12種(Nelson, 2006),臺灣紀錄1屬2種(Shen et al., 1993;臺灣魚類資料庫, 2016)。
棲息於大陸棚之小型鯊魚,深度可達100公尺,最大體長可達100公分(為狗鮫 Chiolscyllium punctatum 及 斑點長尾鬚鮫 Hemiscyllium ocellatum 的紀錄 ),一般皆不及100公分。本類鯊魚也常出現在潮間帶,甚至在潮池內,或是在近海的珊瑚礁區及岩石區。大部分的魚種生態不是了解很多,但已知有幾種為卵生,通常會產下卵圓形的卵囊鞘。主要以小魚及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通常它們是無害的。
臺灣地區長尾鬚鯊科計有魚種2種
Chiloscyllium plagiosum 條紋狗鯊
Chiloscyllium punctatum 點紋狗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