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廣泛分布於全世界溫帶及熱帶海域。 |
![]() | 體延長或細長,多少側扁,有些種類尾部細長如絲。本科共分為三科,分別為通鰓鰻亞科(Synaphobranchinae)、軟泥鰻亞科(Ilyophinae)(=前肛鰻亞科 Dysomminae)及寄生鰻亞科(Simenchelyinae),因此形態變化很大。具鱗或不具鱗。牙齒細小或大型,有些種類則具複合齒。大部份魚類,吻及下頜前端具肉質隆脊。口裂大,末端遠延伸至眼後方,或僅有裂縫,末端在眼前下方。肛門通常位於鰓孔附近。背鰭起點在肛門上方或胸鰭基底上方;胸鰭大多具有,少數種類則無。全世界計3亞科10屬約32種(Nelson, 2006),臺灣紀錄3亞科8屬16種(Mok, Lee & Chan, 1991;Shen et al., 1993;Chen & Mok, 1995;Chen & Mok, 2001;臺灣魚類資料庫, 2006)。 |
![]() | 深海底棲魚類,生態習性不甚清楚,Castle(1986)報告指出短吻合鰓鰻(寄生鰻)(Simenchelys parasiticus)為腐食動物,以吃其它魚類之死屍為主,特別是比目魚類。也有可能其成魚以捕食垂死的魚類或無脊椎動物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