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名甘仔魚。棲息於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深度0-50公尺,無毒性,可食用,無觀賞價值,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印度至西太平洋,產於臺灣西部,最大體長16 cm,模式種產於印度馬拉巴爾海岸。 | |
體呈長橢圓形。腹部輪廓較背部凸圓。脂性眼瞼發達,覆蓋眼之後半部。上頜前方具二列圓錐齒,後方為單列鈍圓細齒。鰓耙數(含瘤狀鰓耙)38-44。體被圓鱗,胸部完全具鱗。側線前部彎曲大,直走部始於第二背鰭第4至第6鰭條間之下方;稜鱗強,存在於直走部的全部,總數可達35-45 枚。第二背鰭與臀鰭同形,皆無延長如絲狀之鰭條;成魚時,尾鰭上葉長於下葉。體背呈藍綠色,腹部呈銀白色。鰓蓋後緣上方有一個顯著黑斑。體側在側線上方具多條不明顯之橫帶。背鰭黃色;其餘各鰭黃色或淡色。以前所記載之(Alepes para)為本種之同種異名。 | |
主要棲息於近海大陸棚緣。群游性,以浮游性甲殼類及小魚為食。 | |
分布於非洲東岸起,南至澳洲北部,北迄日本南部,包括南中國海、東海水域。臺灣海峽可能有分布。 | |
一般漁法為延繩釣、流刺網或底拖網等。以煎食為主,亦可加工成鹽漬品。 | |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