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ariichthys evolans (Jordan & Evermann, 1902) 長鰭馬口鱲 F102 Cyprinidae 鯉科
俗名溪哥仔(幼魚及雌魚)、紅貓(雄)、粗嘴仔、白哥仔、臺灣平頜鱲、臺灣鱲。棲息於純淡水,深度0-10公尺,無毒性,可食用,有觀賞價值,不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臺灣、中國,產於臺灣北部,最大體長12,模式種產於臺灣臺北。
背鰭3(不分枝軟條)+ 7(分枝軟條);臀鰭(不分枝軟條)+ 8-9(分枝軟條);胸鰭1(不分枝軟條)+ 13-15(分枝軟條);腹鰭1(不分枝軟條)+ 8(分枝軟條);咽齒式 5,4,1-1,4,5;側線鱗數 43-45;背前鱗數 16-18。體被有中大型圓鱗;側線完全。雄魚胸鰭延長,超過腹鰭起點;臀鰭鰭條延長,尤以前4根分枝鰭條為甚,雄魚可達尾鰭基部。體呈銀白色,雄魚體側具有明顯的11-14條青色亮橫紋,雌魚則為暗青色或略不明顯。雄魚吻部黑褐色;頭腹部、體腹部及鰓蓋部下方為橘黃色至紫紅色;背鰭鰭條黑灰色,末緣橘紅色;尾柄部及尾鰭呈黃綠色至鮮黃色;胸鰭橘黃色至鮮黃色;追星呈圓錐形,各自獨立。雌魚吻部淡灰色;頭腹部、體腹部及鰓蓋部下方為灰白色;背鰭鰭條黑灰色,鰭膜橘黃色,前方數鰭條可能偏紅;尾柄部黃綠色;尾鰭暗黃色;胸鰭白色。與粗首馬口鱲(Opsariichthys pachycephalus)的差異,可由背前鱗16-18(vs. 25-27)以及側線鱗數43-45(vs. 51-55)加以區別。與平頜鱲(Zacco platypus)的區別,在幼魚及雌魚階段不易靠外觀分辨,雄魚則可由(一.)胸鰭末端達腹鰭起點之後(vs. 不及腹鰭起點);(二.)體側橫帶明顯區分為11-14條(vs. 體側橫帶通常融合成塊狀斑,橫帶條數不易計數);(三.)追星呈圓錐形,各自獨立(vs. 部分追星基部融合而連成一線);(四.)胸鰭鮮黃(vs. 胸鰭偏紅)等特徵加以鑑別。
初級淡水魚。主要棲息在河川中游附近,主要活躍於水體的中上層,生性活潑,善跳躍,具群集性。雜食性,喜好捕食水棲昆蟲或刮食食頭上的藻類、攝食有機碎屑等。
於國內分布於北部溪流,分布範圍包括臺北至苗栗一帶的各大溪流,在淡水河流域與外來種的平頜鱲(Zacco platypus)共域。過去被視為是平頜鱲(Zacco platypus)之同物異名,近年來其分類地位已重新確認。除臺灣外,本種亦產於中國東南地區。
為臺灣北部河川最主要的溪釣種類之一。食用魚,油炸或紅燒皆宜。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LC 2012淡水魚紅皮書: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