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uilla japonica Temminck & Schlegel, 1846 
發音 
 日本鰻鱺 F074 Anguillidae 鰻鱺科
俗名白鰻、日本鰻、正鰻、白鱔、鰻鱺、土鰻(澎湖)、淡水鰻(澎湖)。棲息於純淡水,深度0-公尺,無毒性,可食用,無觀賞價值,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日本至東中國海,產於臺灣北部、中部、南部、恆春半島、東部、蘭嶼綠島,最大體長150 cm,模式種產於日本。
體延長而呈蛇狀,尾部側扁。頭中大,呈鈍錐形。口大而開於吻端,微斜裂而達眼後緣下方;下頜略突出於上頜。背鰭和臀鰭都是低平而一直延伸到尾部,和尾鰭連結成一體而不易區分彼此;背鰭起點至臀鰭起點之距離短於頭長,且背鰭起點至肛門距離約為體長之9%;無腹鰭;胸鰭位於鰓蓋後方,略呈圓形。鱗片細小而埋藏於皮下。脊椎骨數為112-119。體表無任何花紋,體背部為深灰色而稍帶綠色,腹部則為白色。
屬於典型的兩側洄游性魚類,因其入海產卵的生態習性,又可進一布細分為降河性洄游魚類(Catadromons fishes),日本鰻的生活史涵蓋溪流與海洋。每年秋季時,成熟的日本鰻從河川降海後,最終來到菲律賓東部外海的馬里亞納群島海域深海產卵,母魚產完卵後便死亡。卵孵化之後成長為外型與柳葉相似的柳葉鰻(leptocephalus)以利隨著黑潮海流長距離漂送,隨著漂流時間加長,到了東北亞的台灣、中國、韓國以及日本的大陸棚時,逐漸成長為體型呈流線型的玻璃鰻(glass eel),具備較佳的游泳能力,隨後脫離黑潮進入東北亞地區的沿岸水域,等待上溯至河川,幼鰻來到河口域時身上出現色素,成長為鰻線(elver)。鰻線最後進入河川棲息,逐漸成長至黃鰻(yellow eel),經過4、5年之後,長成為銀鰻(silver eel),成熟的銀鰻最後降海,返回馬里亞納群島深海域產卵,完成其生活史。日本鰻終其一生大多數時間生存於溪流之中,在溪流中行底棲生活,偏好棲息於泥沙底質的緩水域礫石堆或石縫中。與溪流中較常見的鱸鰻不同,日本鰻在溪流中主要棲息在中、下游以及河口河段。成魚為肉食性,以小型魚類、甲殼類等水生動物為主食。亞洲國家包括臺灣之日本鰻均來自同一產卵場,即Mariana島以西之北赤道洋流區 (15°N~140°E) ,卵孵化為柳葉幼生 (leptocephali) 後,展開南北漂流2000公里,約百餘日後變態為鰻線 (elver),順黑潮海流北上,歷經30-50天游至菲律賓、臺灣、中國及日本東岸之河口溯河而上。
成鰻主要分布於東北亞地區,包括日本、韓國、臺灣、中國,在菲律賓呂宋島北部也可見到少數族群。臺灣廣泛分布於全島以及金門的淡水域與半淡鹹水域。
野生白鰻已不常見,市場所見之白鰻多為沿海撈捕之鰻線養殖而成的,為臺灣外銷主要魚種,以南部養殖較多。近年來鰻線數量日益減少,而有以歐洲鰻替代者。本種以燒烤、煮湯、紅燒食之,目前以加工製作蒲燒鰻較多。 鰻魚保育與管理:每年冬季是臺灣沿海漁民捕撈鰻苗的季節,但近年河川鰻魚數量日益減少,為兼顧漁民生計並使部分鰻苗得以溯河成長,農委會102年9月9日發布「鰻苗捕撈漁期管制規定」,其重點如下: 1.每年3月1日至10月31日止,禁止於距岸3浬內海域、潮間帶及河口水域以任何方式捕撈鰻苗。但有下列情形之ㄧ者,不在此限: (1)於花蓮縣、臺東縣海域、潮間帶及河口水域捕撈鰻苗。 (2)基於學術研究目的,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准。 2.於未禁止捕撈期間捕撈鰻苗者,應遵守依國家公園法、野生動物保育法、文化資產保存法、漁業法及其他法令訂定保育區、禁漁區之規定。 3.違反規定者,依漁業法第65條第5款規定,核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 除了管制鰻苗捕撈,讓部分鰻苗得以溯河洄游成長,增裕鰻魚資源外,為了讓成鰻降河產卵,同時輔導13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公告轄屬至少一條河川之中下游流域,全年禁止以任何方式捕撈鰻魚,尤其宜蘭縣更公告全縣境內河川全流域禁止捕撈鰻魚,以進行鰻魚棲地保護工作。
EN IUCN 瀕危狀態:瀕危(EN)   
CR 2012淡水魚紅皮書: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