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leptorhamphus viridis (van Hasselt, 1823) 
發音 
 長吻鱵 F254 Hemiramphidae 鱵科
俗名長鱵、補網師、水針、學仔(臺東)、飛烏蛇仔(澎湖)。棲息於大洋、近海沿岸,深度1-40公尺,無毒性,可食用,無觀賞價值,不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印度至泛太平洋,產於臺灣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最大體長40.5 cm,模式種產於印度。
體頗延長,甚側扁,呈帶狀,標準體長為頭長之6.3-7.4倍,為體高之13.2-13.6倍。鼻窩內有一發達肉質突起之鼻乳突。下頜顯著向前延伸成喙狀,喙長約為頭長之2.5倍;上頜短小,呈三角形,無鱗,背緣稍隆起;鋤骨及舌上有齒。背前鱗數48-72。背鰭與臀鰭對在,臀鰭起點在背鰭第4-6軟條之下方,背鰭具20-25軟條,臀鰭具20-25軟條;雄魚之臀鰭不變形;胸鰭較長,約為頭長之1.5倍,標準體長為胸鰭長之3.6-4.0倍,具 7-9軟條;尾鰭深開叉,下葉長於上葉。胸鰭基底至腹鰭基底之間距為腹鰭基底至尾鰭下葉基底之1.10-1.29倍。體背藍綠色,體側銀白色;下頜喙部、吻端邊緣為灰黑色。
大洋洄游性魚種,但常出現於沿岸或島嶼四周的表層水域,或開放的港灣。一般皆成群洄游,容易受驚嚇,逃避敵害時,有時會有躍出水面的動作,甚至滑翔飛行。喜歡在較乾淨的水域活動,以水層中的浮游生物為食。
廣泛分布於印度-泛太平洋區之熱帶及亞熱帶水域。臺灣四週海域均有。
數量較少,偶為流刺網、圍網、定置網等漁法捕獲。成魚肉質味美,用油煎食味道不錯。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