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名平胸圓腹沙丁、鰮仔、沙丁魚、黑目鰮(澎湖)。棲息於大洋、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深度10-50公尺,無毒性,可食用,無觀賞價值,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印度至西太平洋,產於臺灣南部,最大體長23 cm,模式種產於印度洋。 | |
體延長而略側扁,腹部圓,稜鱗弱,具15-17+ 13-14個。脂性眼瞼發達,幾完全覆蓋住眼睛。口甚小,前位;上下頜約等長;上頜骨末端達眼前緣下方。鰓蓋發達,外被半透明脂肪膜;骨質表面無放射紋;下枝鰓耙數31-34。體被細薄圓鱗,極易脫落;背鰭和臀鰭基部有發達之鱗鞘;胸鰭和腹鰭基部具腋鱗;尾鰭基部亦被細鱗。背鰭位於體中部,具軟條17-18;臀鰭位於體之後半部,具軟條18-21;腹鰭約位於背鰭第1至第3根鰭條之下方;尾鰭深叉。體背青綠色,腹側銀白色,體側無任何斑點。 | |
沿近海表層洄游性中小型魚類,有時會進入內灣或潟湖區內。群游性。以小型甲殼類為食。 | |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北至日本硫球群島,南至澳洲西部。臺灣分布於南部海域。 | |
主要漁法為流刺網,產量較少,通常曬成魚乾出售,或製成魚粉作為飼料之原料,亦是延繩釣及鮪釣業所使用之魚餌。 | |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