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名臭肉鰮、鰮仔。棲息於大洋、近海沿岸,深度10-20公尺,無毒性,可食用,無觀賞價值,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印度至西太平洋,產於臺灣西部、澎湖,最大體長20 cm,模式種產於印度科羅曼德。
|
| 體延長而側扁,腹部圓鈍,無稜鱗;體長為體高之3.6倍。頭較小。吻尖長。眼大,上側位,脂性眼瞼發達,但不完全覆蓋住眼睛。口小,端位;上下頜約等長;上頜骨末端不達眼前緣下方;上下頜皆具絨毛狀齒,鋤骨無齒。鰓蓋條數14-19;下枝鰓耙數22。體被細薄圓鱗,極易脫落;縱列鱗數40-48;胸鰭和腹鰭基部具腋鱗。背鰭位於體中部前方,具軟條16-21;臀鰭起點於背鰭基底中部下方,具軟條14-19;腹鰭軟條8;尾鰭深叉。體背部綠褐色,體側下方和腹部銀白色。背鰭、胸鰭、尾鰭淡灰色;餘鰭淡色。 |
| 近沿海中上群游性小型魚類。主要以動物性浮游生物為食。 |
|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波斯灣,東至菲律賓,北至南中國海、臺灣,南至阿拉夫拉海及澳洲北部。臺灣分布於西部及澎湖海域。 |
| 產量高之高經濟性魚種,全世界年產量在10,000-50,000公噸間,主要產地在印尼及菲律賓。主要漁法為流刺網、拖網與圍網。一般多醃漬後出售,生鮮時可適合煎炸後食用,或製成魚粉。 |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