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名短鰳、印度鰳、圓眼仔。棲息於河口、近海沿岸,深度5-20公尺,無毒性,可食用,無觀賞價值,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印度至西太平洋,產於臺灣西部、北部、澎湖,最大體長17 cm,模式種產於印度泰米爾納德邦。
|
| 體延長而略高,甚側扁。背緣窄;腹緣有完整之稜鱗,腹鰭前19-21個,腹鰭後8-9個。頭中大,側扁。吻短鈍,上翹,吻長明顯短於眼徑。口中大,向上傾斜而近垂直;上頜骨末端圓形且不延長,僅可達眼睛前線之下方;下頜的前端向上突出;兩頜、腭骨及舌上具細齒;鰓耙較粗,邊緣具小刺,第一鰓弓下枝鰓耙數20-24。體被圓鱗,鱗中大,易脫落,無側線;縱列鱗數多於45枚。背鰭起始於體中部,具17-18軟條;臀鰭長,具38-42分枝之軟條;腹鰭甚小,其長短於眼徑;尾鰭叉形。體背淡綠色,體側銀白色;背鰭及尾鰭淡黃綠色;餘鰭色淡。 |
| 為淺海中上層洄游魚類。游泳速度快,喜群居。白天多活動於中下層水域,黃昏、晚上、黎明或陰天則活動於中上層水域。有時可進入河口域,甚至低鹽度的水域。主要浮游甲殼類動物為食。 |
|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印度、新加坡,北至東海及臺灣,南至阿拉夫拉海等皆產。臺灣分布於北部、西部及澎湖海域等。 |
| 一般個體較少,產量不多,較不具經濟價值。但仍可供鮮食。一般以流刺網捕獲。 |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