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misgurnus dabryanus Dabry de Thiersant, 1872 
發音 
 大鱗副泥鰍 F106 Cobitidae 鰍科
俗名紅泥鰍、土鰍、胡溜、魚溜、雨溜。棲息於純淡水,深度0-10公尺,無毒性,可食用,無觀賞價值,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臺灣、中國,產於臺灣北部、中部、南部,最大體長12 cm,模式種產於中國長江。
體延長,前段略為圓筒形,後部側扁,腹部圓形,背緣線平直;尾柄有皮質隆起而與尾鰭相連。頭部稍側扁,近似圓錐形。吻突出而稍圓鈍。眼小,上側位,無眼下棘。口小,下位,呈馬蹄形。鬚5對,短於頭長之半;其中吻鬚2對,口角鬚1對,頦鬚2對。體被細小圓鱗,頭部無鱗;側線不明顯,縱列鱗98-120。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 3(不分枝軟條)+ 5-7(分枝軟條);臀鰭3(不分枝軟條)+ 4-5(分枝軟條);腹鰭1(不分枝軟條)+ 6(分枝軟條);尾鰭圓形。體背側灰褐色,腹側為淡黃色,體側散佈不規則的黑色細小斑點,或連成線紋;背鰭、臀鰭及尾鰭具深色細點。
廣泛棲息於各種水體,但以富植物碎屑與淤泥的靜水域或緩流水域較多。具環境之適應力及耐污力頗強,具有腸壁呼吸的功能,能在水中溶氧不足時,直接吞吸空氣。雜食性,以水生昆蟲、小型無脊椎動物、植物碎屑、藻類等為時。
分布於中國大陸及臺灣。在臺灣主要棲息於西部低海拔的河川中、下游緩流水域中。
食用魚,通常用於燉中藥、煮湯或三杯泥鰍,同泥鰍(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般,為高經濟性魚種。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LC 2012淡水魚紅皮書: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