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sibarbus pierrei (Sauvage, 1880) 
發音 
 高體高鬚魚 F102 Cyprinidae 鯉科
俗名高體四鬚鲃、粗鱗武昌魚、黃鰭武昌魚。棲息於純淡水,深度0-20公尺,無毒性,可食用,無觀賞價值,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東南亞,產於臺灣北部、中部、南部、恆春半島,最大體長30 cm,模式種產於泰國黨奈省。
體高而強度側扁,體略呈方菱形,背緣輪廓隆起。頭短,略呈三角形。吻短。眼大,側位。口亞下位,呈深弧形。具鬚2對,頜鬚長於吻鬚。體被中大型圓鱗,背鰭、臀鰭的基部均具有鱗鞘。背鰭末根不分支鰭條為粗狀的硬棘,其後緣呈鋸齒狀,後方鰭條依序漸短;臀鰭第3根鰭條粗壯,但不具鋸齒;尾鰭為深叉狀,兩葉末端尖。體呈銀白色,背側灰褐色,腹側灰白色。體側無明顯的黑色橫帶;腹鰭微黃色;各鰭灰白色。
棲息於低海拔的溪河緩流區的河段,活躍於水體的中下層,可適應於濁度頗高的水域。雜食性,以水生昆蟲、底藻、甲殼類及小魚等為食。
原產於中南半島的河川中、下游流域。近年來引入臺灣後,提供作為養殖魚類,目前普遍分布於西南部溪河的中、下游水域。
本種為養殖魚種,清蒸、紅燒、砂鍋魚頭或煮味噌皆適宜。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