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名鮟鱇。棲息於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深度25-560公尺,無毒性,可食用,無觀賞價值,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西北太平洋,產於臺灣東北部,最大體長150 cm,模式種產於日本東京。
|
| 體頗細長,頭寬扁,表皮平滑,無鱗,體側具有許多皮鬚;附肢(胸蹼)肥厚;額骨側脊具兩列低的錐形脊;具有偽鰓(擬鰓);眼間隔寬且稍凹陷;肱骨脊發達,具2-3枚小棘。吻觸手短,纖細,無捲鬚,通常比第二背鰭棘短;餌球具有類似三角信號旗狀的簡瓣,沒有長觸毛和眼狀囊(附肢)。第II背鰭棘短,鰭棘末端呈深色並且具有黑色捲鬚;第III背鰭棘長,色斑深,無捲鬚;第IV至第VI背棘短,無捲鬚;背鰭基底具一深色斑。黃褐色體背具有不規則的深棕色網紋;腹面呈淺色;胸鰭底末梢呈深黑色;臀鰭與尾鰭深黑色;口腔呈淡白或微暗色,無彩色紋理。 |
| 屬於深海底棲性魚類;常見於大陸棚外圍和大陸斜坡上部區域,通常棲息於深度100-600公尺水域。通常以吻觸手及餌球引誘獵物前來,在瞬間一口吸入獵物,以魚類及甲殼類為食。 |
|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海域,包括韓國、日本沿海及東海至臺灣海域。臺灣東北部偶而可見,在臺灣是屬於稀有種。 |
| 可食用,在海鮮餐廳販售,個體相對較大,具漁業經濟價值。 |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