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名硬尾、廣仔、甘廣、四破、巴攏、金鼓、吧弄、巴弄(澎湖)、孔仔(澎湖)。棲息於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深度0-100公尺,無毒性,可食用,無觀賞價值,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日本至東中國海,產於臺灣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最大體長25 cm FL,模式種產於日本。
|
| 體呈相當流線的紡錘形,微側扁。下頜稍突於上頜。上頜延伸至眼前緣之下方。上下頜各具一列細齒;鋤骨呈矢形齒帶;腭骨及舌面呈細長齒帶。鰓蓋膜後緣平滑。具有兩個背鰭。背前鱗延伸至瞳孔前緣之上方。側線直走部始於第二背鰭第12-13鰭條之下方,全為稜鱗。第二背鰭與臀鰭同形,前方鰭條呈新月形,後方具一離鰭;胸鰭長,末端僅延伸至第二背鰭起點之下方。尾鰭具有很深的分叉,上下葉約略等長。
兩個背鰭總共具有9根硬棘,34根軟條;臀鰭總共具有3根硬棘,30根軟條;胸鰭具有21根軟條;腹鰭具有1根硬棘,5根軟條;鰓耙數13+38。體背藍綠色,腹部銀白。稜鱗為金黃色。背鰭、胸鰭淡色至黃綠色;第二背鰭具黑緣,其前方鰭條末端具白色邊緣;尾鰭黃色;餘鰭淡色。
最大體長為30公分,據報導體長10-15公分左右可達性成熟。(2020-6-17 黃世彬 編寫) |
| 常聚集成群巡游於近海,棲息深度範圍為1-200公尺,通常棲息在1-20公尺的深度,游泳速度快。肉食性,主要以浮游動物為食。 |
| 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海域,包括中國、日本、臺灣、馬里亞納群島、關島海域。臺灣各沿岸均有分布。 |
| 在臺灣屬於常見魚種,族群量豐富,為經濟性的食用魚類。一般由流刺網、圍網或定置網大量捕獲,全年皆產。油炸較宜。 |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