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etodon ephippium Cuvier, 1831 
發音 
 鞍斑蝴蝶魚 F393 Chaetodontidae 蝴蝶魚科
俗名月光蝶、蝶仔(臺東)、紅司公(澎湖)、米統仔(澎湖)。棲息於礁區、近海沿岸、潟湖,深度0-30公尺,無毒性,不可食用,有觀賞價值,不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印度至太平洋,產於臺灣東部、西部、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東沙,最大體長25 cm,模式種產於摩鹿加群島和大溪地。
體高而呈卵圓形;頭部上方輪廓平直。吻尖而突出,但不延長為管狀。前鼻孔具鼻瓣。前鰓蓋緣具細鋸齒;鰓蓋膜與峽部相連。兩頜齒細尖密列,上頜齒具6-8列,下頜齒約7-10列。體被中大型鱗片;側線向上陡昇至背鰭第IX-X棘下方而下降至背鰭基底末緣下方。背鰭單一,硬棘XII-XIV,軟條21-24(通常為XIII,23-24);臀鰭硬棘III,軟條20-22(通常為21)。體前部灰褐色,後部黃色;體下半部具6-7列縱向褐紋;體後上方具一大形卵形黑斑,覆蓋背鰭的大部份,黑斑下緣另具有寬白緣。幼魚具黑色眼帶,隨著成長逐漸消失,僅於眼部仍具有些許痕跡;幼魚尾柄亦具有偽裝的眼點,但隨著成長而完全消失。背鰭末緣延長如絲,且與尾柄皆具橙色帶緣;臀鰭白色而其橙色帶及黃色緣;尾鰭上下及末端皆具黃色至橙色緣。
棲息於潟湖、清澈淺水域及面海的珊瑚礁區。單獨、成對或群集成一小群而一起覓食,雜食性,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珊瑚蟲、魚卵及藻類碎片為食。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自可可斯-基林群島到夏威夷群島,北到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包括密克羅尼西亞群島。臺灣各地岩礁及珊湖礁海域皆可見其蹤跡。
一般以潛水方式捕捉,雖有觀賞價值,但其屬於珊瑚礁魚類,故應留在海中供潛水旅遊觀賞,不宜捕撈或食用。幼魚較易存活於水族箱內,成魚不易馴餌。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