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rhitus pinnulatus (Forster, 1801) 
發音 
  F402 Cirrhitidae
俗名短嘴格、格仔、石狗公(臺東)、花身仔(臺東)、獅甕(澎湖)。棲息於礁區、近海沿岸,深度1-40公尺,無毒性,不可食用,有觀賞價值,不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印度至太平洋,產於臺灣南部、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東沙、南沙,最大體長30 cm,模式種產於社會群島大溪地。
體延長而呈長橢圓形;頭背部微凸;體背略隆起,腹緣弧形。吻鈍。眼中大,近頭背緣。前鰓蓋骨後緣具許多小鋸齒;鰓蓋骨後緣具棘。上頜骨達眼中央下緣;上下頜帶狀,外列齒為犬齒;鋤骨齒及腭骨齒皆存在。體被小圓鱗;眼眶間隔裸露;側線鱗數39-42。背鰭單一,硬棘部及軟條部間具缺刻,硬棘部之鰭膜末端呈裂鬚狀,硬棘數X,軟條數11,第1軟條不延長;臀鰭硬棘數III,軟條數6;胸鰭最長之鰭條末端僅至肛門前。體灰褐色至褐色,腹部較淡,頭部及體側散佈大小不一之白色及紅褐色至黑褐色斑點。各鰭淡色至淡黃,背、臀及尾鰭具紅褐色斑點。
主要棲息於沿岸裸露於浪潮沖擊的岩礁或向海的礁石上。棲息深度由水表面至3公尺深處。以螃蟹為主的甲殼類、小型魚類、海膽或易脆的海星為食。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自紅海、東非洲至馬貴斯群島、夏威夷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拉帕群島;尚分布於南非之西南部的東南大西洋。臺灣各地沿海及離島之礁區可見其蹤跡。
一般以潛水方式捕捉。為觀賞魚類,無食用經濟價值。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