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hygobius cocosensis (Bleeker, 1854) 
發音 
 椰子深鰕虎 F460 Gobiidae 鰕虎科
俗名深鰕虎、甘仔魚、狗甘仔、狗母公(臺東)。棲息於礁區、近海沿岸,深度0-10公尺,無毒性,不可食用,無觀賞價值,不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印度至太平洋,產於臺灣東部、南部、蘭嶼、綠島,最大體長10 cm,模式種產於印尼。
第一背鰭:Ⅵ;第二背鰭:Ⅰ/ 9;臀鰭:Ⅰ/ 7。胸鰭:19。縱列鱗36~38。橫列鱗13~14。背鰭前鱗2~5。體延長,側扁,尾柄略長。頭部稍扁,吻短。眼大,上側位。口斜裂,口裂向後延伸至對應於眼中部的下方;下頜腹面的頦瓣後緣內凹,兩端突起。鰓蓋骨上方有3個感覺孔(H', K', L')其中H', K'兩孔相分離。前鼻孔下方有一小形的皮瓣。頰部中央列感覺乳突線呈分叉狀。鰓裂小。向腹側延伸僅達鰓蓋中部的下方。體被有中大型的櫛鱗。頭部無鱗。第一背鰭無絲狀鰭條;胸鰭上方的鰭條末端游離呈細絲狀;腹鰭相連癒合呈吸盤狀,膜蓋中央凹入,無突起;尾鰭長圓形。體呈黃棕色,體側中央具1縱列暗色小斑塊,上方隱具若干條褐色橫帶;腹部無任何暗色斑點。眼後方具1深褐色斑點,鰓蓋部具1個黑斑,上方及胸鰭基上方各具1個黑斑。背鰭深褐色,具3行不明顯縱列斑;臀鰭邊緣深褐色,基部色淺;胸鰭、腹鰭為淺色;尾鰭具數行不規則的橫紋。(林上智、林沛立編寫 2012/10)
暖水性底層小型魚類,棲息於潮間帶石礫海域。雜食性,以藻類及底棲動物為食。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海域,由東非到詹斯頓島、馬可薩斯島與 土木土島,北至臺灣、日本沖繩,南至大堡礁的南方與拉帕群島;以及馬里亞納群島與密克羅尼西亞的馬紹爾群島。臺灣分布於南部及東部海域。
小型魚類,不具漁業價值。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