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 (Linnaeus, 1758) 
發音 
 大彈塗魚 F460 Gobiidae 鰕虎科
俗名花跳、花條、彈塗魚、海免、石跳仔、跳跳魚。棲息於砂泥底、河口、潟湖、礁沙混合區,深度0-5公尺,無毒性,可食用,無觀賞價值,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西北太平洋,產於臺灣南部、西南部、北部,最大體長20 cm,模式種產於中國。
背鰭V-I , 23~25;臀鰭I , 23~25;胸鰭18~19;縱列鱗90~105;橫列鱗20~22。體延長而側扁,背、腹緣平直,尾柄高而平直。眼小位高,背側位,互相靠近。吻圓鈍,大於眼徑。口大,近平直,上下頜牙各一行。體及頭部被圓鱗;前部鱗小,後部鱗稍大,無側線。背鰭兩枚,分離,第一背鰭較高,基底較短,硬棘皆呈絲狀延長,以第III棘為最長;第二背鰭基底長,最後面的軟條平放時可達尾鰭基底;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型;胸鰭短而尖圓,基部具臂狀肌柄;左右腹鰭癒合成一吸盤;尾鰭長而尖圓。體背側青褐色,腹側淺色。第一背鰭深藍色,具許多不規則白色小點;第二背鰭藍色,具4列縱行小白斑;臀、胸及腹鰭皆為淡灰色;尾鰭灰青色,有時具白色小斑。(林沛立編寫 2012/10)
主要棲息於河口區及紅樹林的半淡鹹水域,以及沿岸海域的泥灘水域。多活動於潮間帶,退潮時借胸鰭肌柄於泥灘爬行或跳動覓食;漲潮時則躲於洞穴中。皮膚可做為呼吸的輔助器官,所以只要保持身體的濕潤即可長期離開水面。其活動速度快,但易受驚嚇,會很快跳離,甚至躲入水中或洞穴裡 。領域性強,對於同類物種或其他物種(如招潮蟹)入侵其領域範圍時,牠便張大口並開展背鰭及尾鰭,以便威嚇及驅趕入侵者。雄魚於求偶期間亦會開展背鰭及尾鰭,併會跳動於泥灘中,展開一場華麗的求偶舞。雜食性,以有機質、底藻、浮游動物及其它無脊椎動物等為食。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包括臺灣、中國、日本、韓國等沿海。臺灣產於北部及西部沙地沿岸。
重要之經濟性食用魚類,常與中藥一起燉煮,肉味極鮮美,是上品佳餚,有明目補身之效。唯不易捕捉,主要漁法是陷阱與手釣,近年西南部有人工養殖,尤以北門鄉為甚。全年皆產。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