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enioides cirratus (Blyth, 1860) 
發音 
 鬚鰻鰕虎 F460 Gobiidae 鰕虎科
俗名甘仔魚、狗甘仔、灰盲條魚、長身甘仔。深度0-10公尺,無毒性,可食用,無觀賞價值,不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印度至太平洋,產於臺灣西部、西南部,最大體長30 cm,模式種產於印度加爾各答。
背鰭VI-I , 42~46 ; 臀鰭 I , 43~44 ; 胸鰭 14~16。體頗為延長,前半部呈圓筒形,後部漸側扁,與鰻形較相似。頭部寬而短,亞圓筒形,具有數行粘液管的突起皮褶,多條自眼向各方輻射分布,並也分布在頰部、鰓蓋及吻側等處。其頭長略小於腹鰭基部後緣到肛門的距離。吻短兒圓鈍。眼退化,隱於皮下。眼間距寬大,稍圓凸。口寬短,上位,口裂幾近垂直。頭部腹側前區的兩側各具有3條短鬚。體裸露無鱗。體側具有26個乳突狀的粘液孔,排列稀疏。背鰭相連,以第五、六、七棘的間隔較大;鰭條均摺在皮膜中,後端具一缺刻,可與尾鰭區分。尾鰭呈尖茅形。臀鰭與背鰭同形。其起點在背鰭第二軟條的下方。胸鰭寬圓,腹鰭長,癒合成一常漏斗狀,後緣完整無缺刻。體色呈鉛紅色帶藍灰色調,腹鰭較為淺白。尾鰭呈黑色,其他各鰭呈暗灰色。(2019/04/24)
喜好棲息於河口、港灣、紅樹林濕地、沙岸海域等棲地中。大多出現在泥質的底質環境,常隱於洞穴中。屬雜食性,喜好以有機質碎屑、小型魚蝦等為食物來源。
台灣西岸沿海、河口、港灣等地區為主要分佈區。
小型魚種,無重要漁業經濟價值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