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rella punctata Gray, 1835 
發音 
 瓜子鱲 F391 Kyphosidae
俗名黑毛、菜毛、粗鱗黑毛、悶仔、粗鱗仔、烏毛(澎湖)、烏目仔(澎湖)、烏嘴仔(澎湖)。棲息於礁區、近海沿岸,深度1-30公尺,無毒性,可食用,無觀賞價值,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日本至東中國海,產於臺灣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最大體長50 cm,模式種產於中國。
體呈長橢圓形,側扁,頭背平直。頭短,吻鈍,唇較薄。眼中大或小。口小,口裂近水平。上頜骨大部為眶前骨所覆蓋。頜齒前端呈門齒狀,能活動,齒端呈3尖頭;兩側齒細小,2列,呈圓錐狀;鋤骨、腭骨和舌上皆無齒。體被中大櫛鱗,不易脫落;吻部無鱗,主鰓蓋上方僅1/2覆蓋細鱗,背鰭、臀鰭具鱗鞘;背鰭單一;側線完全,與背緣平行。 背鰭具有14-15根硬棘,12-15根軟條;臀鰭具有3根硬棘,11-13根軟條;胸鰭具有21根軟條;側線鱗列數50-56;鰓耙數40-49。體側鱗片基部具小黑斑;尾鰭末端凹入,上下葉略尖體一致為灰褐色至暗褐色;主鰓蓋後緣不具黑邊;胸鰭基部有暗褐色斑,除此外全身無任何斑紋。 最大體長可達50公分,據報導體長39公分可達性成熟。(2020-6-17 黃世彬 編寫)
棲息於岩礁區亞潮帶海域,棲息深度範圍在1-30公尺間。成魚喜愛在大片岩礁的激浪區活動。幼魚時期會隨著漂流的海藻移動。日行性,屬於雜食魚種,冬季以藻類為主食,夏季則捕食各種小型生物,產卵季在2-6月間。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海域,包括日本群島、臺灣與南中國海。在臺灣分布於南部、東北部、蘭嶼、綠島及澎湖海域。
在臺灣普遍分布於各地礁岩海域,族群數量普通。一般由手釣、定置網及近海底刺網捕獲。是極具漁業經濟價值的魚種,也是相當受歡迎的磯釣目標魚種。全年皆有產,但冬季是盛產期。極美味之食用魚,清蒸食用最佳,亦可薰烤。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