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名紅娘仔、柳冷仔。棲息於礁區、近海沿岸,深度6-40公尺,無毒性,可食用,有觀賞價值,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印度至太平洋,產於臺灣東部、南部、小琉球、蘭嶼、綠島、東沙、南沙,最大體長12 cm,模式種產於莫三鼻克。
|
| 體延長而側扁;體長為頭長之 2.9-3.2倍,為體高之 3.2-3.5倍。前鰓蓋上緣具小而尖銳鉅齒。背鰭前中央鱗 5枚;側線不連續,中斷於背鰭軟條部中段之下方。D. XI, 9;A. III, 9;P. 14-15(15);L.l. 16-18+6-7;G.R.19-21;成熟雄魚腹鰭不特別長;成魚尾鰭雙凹型。雄魚體上半部紅褐或藍綠色,下半部色淡或淡紅色;眼下緣具一暗縱紋,紋之下方色淡,眼後具一紅色縱紋斜上至胸鰭上方,上頜具一紅縱紋經眼上緣至頸部;胸鰭後方的體中線具一藍紋至尾鰭基部;尾柄中央稍上具一大黑斑;胸鰭基具一藍色或褐色斜紋,胸鰭透明,鰭緣紅色;背、臀鰭基底淡色,鰭緣具一寬紅帶,鰭末稍具一細藍線,後方軟條在紅色及淡色之間為黑色,且具瞳孔般大小的藍斑;尾鰭具許多藍點。雌魚一致為淡紅色,背鰭棘下方褐色。 |
| 主要棲息於近海珊瑚礁區、礁坡緣及礫石區等。日行性,活動在深度約6-40公尺處。雄魚體型通常比雌魚大些,且數量也比雌魚多,有時成群、有時單獨的游動在岩礁上方約1-2公尺水層,頂著水流覓食小型的浮游生物。 |
|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由紅海及東非到土木土群島,北至日本琉球與臺灣海域等。臺灣發現於南部、東部、蘭嶼及綠島等地。 |
| 小型之隆頭魚,體色鮮豔,可被當作觀賞魚,亦可食用,但價值不高。 |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