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is dorsomacula Fowler, 1908 
發音 
 背斑盔魚 F412 Labridae 隆頭魚科
俗名背斑鸚鯛、柳冷仔、白線龍、鸚哥(臺東)、丁斑(臺東)、海豬魚(臺東)、蟋蟀仔(澎湖)。棲息於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深度2-40公尺,無毒性,可食用,有觀賞價值,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西太平洋,產於臺灣東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東沙、南沙,最大體長20 cm,模式種產於澳洲維多利亞州。
體長型,側扁;頭圓錐狀。口中型,唇厚;上頜前方具2對犬齒,下頜1對。體被小鱗,頰與鰓蓋裸露;側線連續。前鰓蓋緣平滑。D. IX, 11-12;A. III, 11-12;L.l. 50-55;腹鰭第一軟條延長,達肛門;尾鰭圓形。體色隨成長而異,體淡黃色,頭上半部黑褐色;體側具 6條黄橙色至藍黑色寬橫帶,橫帶於背側較暗色,腹側較淡色,橫帶間隙極窄,其中第三條橫帶末端近臀鰭處形成一深黑斑;體側另有 3條粉紅至橙色細縱帶,而胸鰭基部具二條平形的橙色斜紋伸至腹部;頭部具三條紅橙色細縱帶,第一條從上頜經眼至鰓蓋緣上方,與體側第一條縱帶相接,第二條從眼後下方至鰓蓋緣,第三條近喉峽部;鰓蓋後上角具一黑斑。背鰭黑褐色,第I至第III棘間具一黑斑;臀鰭粉紅至橘紅色,末稍具3 條淺藍縱紋;尾鰭黃褐色,具一紅色的半環紋,環紋前或有少許紅色斑點。
主要棲息於溫暖的珊瑚礁區,深度約在2-40尺的海域中。白天於珊瑚平台外緣的砂地或小石子地、向海礁區潟湖及岩礁區等巡游、覓食,晚上則鑽入砂中睡個飽。以有硬殼的無脊椎動物,如海膽、小貝、小蝦等為食。生性害羞,受到驚嚇時,會鑽入砂中躲藏。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由日本至澳洲海域,東至東加等。臺灣除西部外,各地海域皆有分布。
中小型之隆頭魚,體色鮮豔,是較適合水族觀賞的魚類,非食用經濟魚種。臺灣四周岩岸海域都可發現牠的蹤影,為常見珊瑚礁中的魚種。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