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名龍尖、踢馬(澎湖)、白嘉鱲(澎湖)。棲息於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深度20-80公尺,無毒性,可食用,無觀賞價值,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印度至西太平洋,產於臺灣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最大體長35 cm TL,模式種產於日本。 | |
體略延長而呈橢圓形。吻尖。眼大,下緣不及吻端至尾叉中央部位的平行線。口端位;兩頜具犬齒及絨毛狀齒,下頜犬齒向外;上頜骨上緣平滑。頰部具鱗4列;胸鰭基部內側不具鱗;側線鱗數46-48;側線上鱗列數5.5。背鰭單一,不具深刻,具硬棘X,軟條10;臀鰭硬棘III,軟條10;胸鰭軟條14;尾鰭分叉,兩葉先端尖。體一致為銀白色至灰色,體背有時呈淡褐色;體側散在5-8橫向黑色斑駁。各鰭透明至淡黃褐色,有時亦有黑色斑駁。 | |
主要棲息於沿岸及近海礁岩外緣之砂地上或碎石區的水域,棲息深度可達80公尺深。主要覓食底棲的甲殼類、頭足類或其他小魚等為食。 | |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由琉球群島,南至印度-馬來列島、印尼東部及澳洲西北部。臺灣分布於各周緣海域。 | |
一般以延繩釣、一支釣或底拖網等方式捕獲,為肉質鮮美的食用魚,適合各種的烹調方法。 | |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