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tjanus argentimaculatus (Forsskål, 1775) 
發音 
 銀紋笛鯛 F370 Lutjanidae 笛鯛科
俗名紅槽、紅厚唇(澎湖)、丁斑(澎湖)。棲息於礁區、砂泥底、河口、淡水、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深度1-120公尺,無毒性,可食用,無觀賞價值,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印度至太平洋,產於臺灣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綠島,最大體長150 cm,模式種產於阿拉伯。
體呈長橢圓形,背緣和腹緣圓鈍,背緣稍呈弧狀彎曲。兩眼間隔平坦。上頜兩側具細尖齒,多埋於上唇內,前端具大犬齒2顆;下頜為疏鬆圓錐齒,前端無犬齒;鋤骨、腭骨及舌面均具絨毛狀齒。體被中大櫛鱗,頰部及鰓蓋具多列鱗;背鰭、臀鰭和尾鰭基部大部分亦被細鱗;側線完全;側線上方前半部的鱗片排列與側線平行,僅後半斜行。背鰭軟硬鰭條部間具深刻;臀鰭基底短而與背鰭軟條部相對;胸鰭長而略等於頭長;尾鰭近截形,微凹。 背鰭具有10根硬棘,13-14根軟條;臀鰭具有3根硬棘,8根軟條;胸鰭具有17根軟條;腹鰭具有1根硬棘,5根軟條;側線鱗列數為48-51。體為一致之紅褐色至深褐色,幼魚之體側則有7-8條銀色橫帶,隨成長而消失。 最大體長可達150公分,體重8.7公斤,壽命可達31年。(2020-6-17 黃世彬 編寫)
廣鹽性魚類,幼魚和稚魚常見於河口、紅樹林區以及河川下游感潮帶,成魚後則遷移至礁區海域,棲息深度範圍為1-120公尺。肉食性,主要攝食魚類及甲殼類。主要棲息於岩岸礁石與泥沙交匯處沿岸海域,常活動於河口、紅樹林等半淡鹹水水域,亦會溯入河川淡水域中,尤其小魚與亞成魚更常見於河川水域。性不耐低溫。肉食性魚類,以小型魚類、無脊椎動物為食。
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東至薩摩亞,南自澳洲,北迄琉球群島。臺灣各地河口、紅樹林及礁沙混合的海域均有產,以西南海域較多。
在臺灣的族群數量頗為普遍,為常見魚種。本種魚也是印度-太平洋區重要的食用經濟魚種。一般由一支釣、延繩釣和拖網等漁法捕獲,全年皆有產。已有人工繁養殖,也是國內笛鯛科淺海養殖之主要種類,常供海釣池放養使用。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