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名日本紅姑魚、紅肉魚(臺東)、龍占舅(澎湖)。棲息於礁區、近海沿岸,深度15-100公尺,無毒性,可食用,無觀賞價值,不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印度至西太平洋,產於臺灣南部、澎湖,最大體長20 cm,模式種產於日本長崎。
|
| 體極為延長,側扁,略呈梭子型;頭端尖細,頭背幾成直線,兩眼間隔區不隆突。吻中大。眼大;眶下骨的後上角具無銳棘,下緣平滑,上緣不具前向棘。口中大,端位;具犬齒,且下頜前端之二枚犬齒向外呈微斜之水平方向突出;鋤骨、腭骨及舌面均不具齒。第一鰓弓下枝鰓耙數6-7。頭部鱗域向前伸展僅至後鼻孔;前鰓蓋下部不具鱗;側線鱗數44-45。背鰭連續而無深刻,具硬棘 X,軟條9;臀鰭硬棘III,軟條 7;腹鰭幾達肛門; 尾鰭上下葉先端均不延長。體淺黃色,腹面銀白色,體側有一黃帶自吻端直行至尾鰭。背鰭黃色;胸鰭與尾鰭紅色;臀與腹鰭透明。Lee(1986)首次紀錄本種。臺灣魚類誌之照片實為黃帶錐齒鯛(P. aureofasciatus)之誤鑑。本種與黃帶錐齒鯛主要差異在體較狹長,尾部為淡黃色。 |
| 主要棲息於較深之珊瑚礁岩地區,以珊瑚礁區的小生物或水層中的浮游動物為食,在臺灣南部海域常見。 |
|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日本南部,南至澳洲西北部。臺灣南部海域可發現。 |
| 本種魚極少見,因此漁獲並不很多,偶而利用手釣、延繩釣等漁法捕獲。 |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