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gyrosomus japonicus (Temminck & Schlegel, 1843) 
發音 
 日本銀身 F381 Sciaenidae 石首魚科
俗名巨鮸、黃姑魚、鮸(澎湖)、水鮸(澎湖)、金錢鮸(澎湖)。棲息於礁區、砂泥底、河口、淡水、近海沿岸,深度5-150公尺,無毒性,可食用,無觀賞價值,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印度至西太平洋,產於臺灣西部、南部、澎湖、小琉球,最大體長181 cm,模式種產於日本。
體延長,側扁。口裂大,端位,傾斜,吻不突出;上頜約等於下頜,或略短;上頜骨後緣達瞳孔之後;上頜最外列齒擴大,但不為犬齒狀,前端中央無齒,左右側齒間斷不連續,下頜齒內列齒擴大,亦不為犬齒,前端中央無齒; 吻緣孔5個,圓形中央緣孔在吻緣葉上方,內、外側緣孔沿吻緣葉側裂,吻緣葉完整不被分割; 吻上孔3個,圓形呈弧形排列; 頦孔6個,中央4孔呈梯形排列,前端2孔較小,位置較近,後端內側頦孔較大,距離較遠,外側孔大,略呈三角形。鼻孔2個,卵圓形後鼻孔約為圓形前鼻孔的兩倍大。眼眶下緣伸達前上頜骨頂端水平線。前鰓蓋後緣具鋸齒緣,鰓蓋具2扁棘;具擬鰓;鰓耙細長,最長鰓耙為鰓絲的2/3。吻端、眼周圍及頰前部為圓鱗,餘被櫛鱗;臀鰭基及背鰭軟條基有列鞘鱗,尾鰭基部有幾列小圓鱗。背鰭基起點和腹鰭基起點上下相對;胸鰭末端不及背鰭軟條部;尾鰭末緣上半葉凹入,下半葉圓弧突出,略呈「S」型。耳石為銀身型,腹面蝌蚪形印跡之「尾區」呈「J」字型,末端不及耳石外緣。腹腔膜無色,胃為卜字形,腸為2次迴繞型,幽門垂8個,鰾為銀身型,附枝24-30對,不延伸至頭部,僅有腹分枝而無背分枝。體為銀灰色,腹部銀白色,體側具有由背向前下傾斜的褐色斜紋;背鰭褐色,軟條部末緣深褐色;臀鰭及腹鰭褐黑色;尾鰭褐色,末緣較黑;胸鰭褐色;口腔內白色,外緣黃色;鰓腔褐色。
主要棲息於河川下游、河口區、礁石區、海灘區及深達150公尺的大陸棚區。主要以魚、蝦、蟹及蠕虫等等底棲生物為食。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部,北至韓國,南至澳洲等。臺灣分布於南部、北部、西部、小琉球及澎湖海域等。
是臺灣拖網漁業之重要漁獲物之一,經濟價值高。肉質佳,糖醋、清蒸皆宜。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