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neapterygius vexillarius Fowler, 1946 
發音 
 黑鞍斑雙線鳚 F445 Tripterygiidae 三鰭鳚科
俗名狗鰷、三鰭鳚。棲息於礁區、近海沿岸,深度0-11公尺,無毒性,不可食用,無觀賞價值,不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西北太平洋,產於臺灣北部、東北部、澎湖、綠島,最大體長3.3 cm,模式種產於日本琉球粟國島。
體形小,圓柱狀。上頜向後延伸至眼前半部下方;上下頜齒小,外列齒較大;鋤骨及腭骨均具齒;眼眶上緣皮膜與鼻瓣膜均細長,無鋸齒緣。頤部感覺孔 4+1+4。頭、頸、腹部及胸鰭基無鱗,其餘被櫛鱗;背鰭與臀鰭基均具鱗;腹部後緣圓鱗數較多,約 2-6列;側線不連續,分為前後二段,前段側線為孔鱗,孔鱗側線不陡降,末端位於第二背鰭最後一棘下方;後段側線為缺刻鱗,缺刻側線鱗從孔鱗側線末端起延伸至尾柄;最後孔鱗與缺刻側線鱗列之間具一鱗列;側線上鱗列 3-4。D. III+XIII-XIV(XIII)+9-10(10);A. I+19-20(19);P. ii-iii+4-8+vi-vii(iii+6+vii); L.l. 17-19+16-19;背鰭分成三枚;胸鰭末端達第十五至第十六側線孔鱗。體橫帶不可分辨,體一致為紅色或褐色,具許多白斑;頭與體顏色同亦具白斑;頭腹部較其它種類色深,鰓被架膜灰色,均具白斑;胸鰭基無大塊深色斑。以前所記載之孝真雙線鳚(Enneapterygius hsiojenae)及白點雙線鳚(Enneapterygius leucopunctatus)為本種之同種異名
主要棲息於潮間帶至水深約11公尺的岩石區。以藻類為食。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日本、臺灣與香港。臺灣產於北部、東北部及澎湖等。
小型魚類,僅具學術研究價值。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