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tiophorus platypterus (Shaw, 1792) 
發音 
 雨傘旗魚 F477 Istiophoridae 旗魚科
俗名破雨傘、雨笠仔、芭蕉旗魚、破鐘、雨傘魚。棲息於大洋、近海沿岸,深度0-50公尺,無毒性,可食用,無觀賞價值,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印度至太平洋,產於臺灣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蘭嶼、綠島,最大體長348 cm,模式種產於印度洋。
體延長,略呈圓筒形,稍側扁;尾柄細而強狀,具二隆起脊。頭較長;吻長而尖,呈劍狀突出。口大,微斜裂。頜齒呈絨毛狀齒帶,鋤骨無齒。體被細長骨質鱗。第一背鰭軟條部顯然較體高為高,呈帆狀;第二背鰭短小;胸鰭位低,呈鐮刀狀;腹鰭胸位,起點在胸鰭基底下方稍後,向後延伸至肛門;尾鰭深叉形。體背紫黑色,腹部銀白色,體側無橫帶和圓斑。第一背鰭藍黑色並有若干黑點;腹鰭藍黑色;尾鰭暗色。
大洋性中上層洄游性魚類,一般皆發現在躍溫層之上的水域,常成群出現於島嶼周遭的水域。游泳速度快。具繁殖洄游之習性。主要攝食魚類、甲殼類及頭足類等。
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及太平洋之熱帶、亞熱帶海域,甚至可從紅海進入地中海。臺灣各地均有產,尤以東部及南部產量最多。
重要之經濟性魚種,全世界約96%的產量在太平洋海域,尤其是日本、韓國及臺灣。一般漁法包括表層的延繩釣、流刺網、定置網、拖網或使用標槍法 (即鏢旗魚)。味美之食用魚,新鮮魚體可作生魚片,亦可煎食或煮湯,加工成罐頭或零嘴、魚鬆等皆宜。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