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phias gladius Linnaeus, 1758 
發音 
 劍旗魚 F476 Xiphiidae 劍旗魚科
俗名旗魚舅、丁挽舅、劍魚、大目旗魚、丁挽舅旗魚。棲息於大洋、深海、近海沿岸,深度0-650公尺,無毒性,可食用,無觀賞價值,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全球,產於臺灣東部、南部、東北部、蘭嶼,最大體長455 cm,模式種產於歐洲。
2013年因分子演化的研究結果,已經把所有的旗魚(billfish)從原來的鱸形目獨立出來成為一個新的旗魚目。本目共有13個物種。包括只有一種的劍旗魚科(Xiphiidae)的劍旗魚,以及5屬12種的是旗魚科(Istiophoridae)的魚類。這兩科最明顯的區別是背鰭,旗魚科巨大的的背鰭展開後,就像船帆和旗幟一樣,因此而得名。而劍旗魚的背鰭偏小,類似鯊魚鰭。在體型上,旗魚科的體長很少超過3米,體重很少超過90公斤。 劍旗魚的體短壯,尾柄細,平扁,每側具一發達的中央隆起脊,無其它小隆起脊。吻部向前延長為扁而尖銳之劍狀突出。眼大。齒細小,隨著成長而逐漸消失,成魚則不具頜齒。無鰓耙。第一背鰭基底短,與第二背鰭分離甚遠;胸鰭低位;無腹鰭;尾鰭深分叉而有力,尾柄末端上下具深凹。體背及體側呈黑褐色,體腹側呈淡褐色。第一背鰭鰭膜暗褐色;餘鰭褐色或暗褐色。最大體長可達5 m,體重達650 kg。
大洋性的中上層季節性越冬洄游魚種,但是有時發現於沿岸水域。一般相信生活於13℃-27℃之暖水域,但亦發現其耐溫性佳,仔魚時常在 24°C 的海域被發現。偶然會出現於水溫5℃-10℃之間之冷水域。雖然體型龐大,但其游速可達每小時100公里,是海中游速最高的魚類之一。通常獨游以追逐鯖、飛魚、鬼頭刀、梭魚、鱈魚、鮭、鯡魚與燈籠魚,也捕食甲殼動物與烏賊等。活動範圍很廣,從表層到海底幾百公尺都有,在臺灣東部流經的黑潮海域內很多。通常在夏天8-9月產卵。劍旗魚成長快速,雌雄有體型大小的差異,雌性生長較快速。赤道區域的劍旗魚是全年性產卵,但在溫帶地區的產卵主要在春夏季。由於耳石非常小,而成魚的鱗片消失,所以年齡的鑑定很困難。年輪曾經從鰭條的橫切面上計算出來。
廣泛分布於世界各熱帶及溫熱帶海域,有時也出現於冷水域。包括地中海,馬爾馬拉海,黑海, 與亞速海。是高度遷移的物種,但可能會有地區性族群遺傳的差異。如Mt DNA限制酶分析發現棲息於地中海的族群與熱帶大西洋的族群之間有差距。臺灣各地均有產,尤以東部黑潮流經的海域產量最豐。一般可以用一支釣或延繩釣來捕獲;有些地區則可以用圍網或刺網捕獲。
重要之經濟性魚種。全世界年產量大約在35,000-42,000公噸。一般漁法以一支釣或定置網捕獲,有些地區以圍網或流刺網法。一般以煮湯或製成罐頭食之,有些地區作味噌魚,味道不錯。亦是遊釣魚種,通常3-4月及7-12月較常釣到。由於在北大西洋的資源量有下滑的趨勢,國際漁業組織已訂有配額的限制。IUCN已經把劍旗魚列入瀕危物種(EN) ,但是CITES尚未評估。最近的研究顯示北太平洋劍旗魚的CPUE在2002-2005年呈現下降趨勢,但2005年後CPUE呈現上升趨勢。然而由於大型的個體可能在肉中,因生物累積而含有高百分比的汞,為了健康和保育的考量,也建議少吃海洋生態系中頂級掠食者的大型魚類。
EN IUCN 瀕危狀態:瀕危(EN) A1bd 1996-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