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erois lunulata Temminck & Schlegel, 1843 
發音 
 環紋簑鮋 F304 Scorpaenidae 鮋科
俗名龍鬚簑鮋、獅子魚、長獅、魔鬼、國公、石狗敢、虎魚、雞公、紅虎、火烘、石頭魚。有毒性,不可食用,無觀賞價值,不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印度至太平洋,產於臺灣西部、南部、北部、小琉球、南沙,最大體長20 cm,模式種產於日本長崎灣。
體延長,側扁。頭中大,棘稜具明顯的鋸齒狀。眼較小,上側位;眼眶略突出於頭背;口中大,端位,斜裂,上下頜等長。鼻棘1個,小而尖,向後上,位於前鼻孔內側;淚骨寬大且菱形,外側具1小棘,上緣無明顯骨突;下緣前葉短截,具鋸齒狀小棘,中葉短小略尖,後葉寬且尖。眼眶下具5個眶下骨,第一與第二眶下骨具數個棘。眶前骨中部具5輻射狀感覺孔管。前鰓蓋骨3棘;鰓蓋骨具1扁棘,刺前無稜。下鰓蓋骨及間鰓蓋骨無棘。額骨光滑,眶上稜高凸,具微小眼前棘與眼後棘各一個;眼間具1對額稜,無棘;側篩骨光滑,具眼前棘1個;眼間具額稜1對,低且長,無額棘,額稜間溝寬且淺;頂骨光滑,頂稜側扁,後端具1小而鈍頂棘;眼前至側線前端具蝶耳棘1-4棘,微小;翼耳棘1個,長且低平;後顳顬棘1個;肩胛棘1個,圓鈍;無脈棘。前額骨高突,吻背後部橫凹,眼間隔寬凹,額稜間溝寬且淺。吻端具一對小鬚;前鼻孔後緣具1皮瓣;眼上棘具1尖形皮瓣或無皮瓣;眶前骨下緣具2短小皮鬚;前鰓蓋骨邊緣具1-3短小皮鬚;上下頷、眼前棘、眼後棘、眶下稜、頂棘、眼球、鰓蓋骨、頰部、體側及鰭上無明顯皮瓣。鱗頗小,圓鱗。頭部、胸部及腹部鱗片細小;吻前部、上下頷、眶前骨、眼間隔、頭部腹面無鱗;眼間距及頂枕部鱗片微小;胸鰭、腹鰭附近鱗片細小;背鰭、臀鰭、腹鰭無鱗。胸鰭與尾鰭基部具細鱗。側線上側位,前端淺弧形,後端平直,末端延伸至尾鰭基部。背鰭長且大,起始於鰓孔上角上方,硬棘與鰭條有鰭膜相連,硬棘部鰭膜凹入而近基底,硬棘部的基底長於軟條部的基底,第六至第八硬棘最長,最後2硬棘最短,具硬棘 XIII,軟條 10-12;臀鰭起始於背鰭第一軟條下方,鰭長度較背鰭軟條短,鰭條後方延伸至背鰭前半部,具硬棘 III,軟條7-8;胸鰭寬長,下側位,無鰭條分離,長度超過尾鰭基部,無分枝鰭條,軟條12-14;腹鰭延長且大,胸位,具硬棘 I,軟條5;尾鰭圓形。體粉紅色,頂枕部及頭側具10-11條棕色橫紋,體側具20-22條棕色橫紋;背鰭、胸鰭及腹鰭粉紅色,具棕色斑紋橫列;背鰭軟條部、臀鰭及尾鰭皆淡色,鰭條散布黑棕色斑點。(李承運、林沛立2012/11編寫)
主要棲息於珊瑚、碎石或岩石底質的礁石平臺;也被發現於岸邊到外礁區中有掩蔽的潟湖與洞穴區等。有時會形成小群魚群。棲息深度通常在水淺的區域,但是有報告發現於 80 公尺深處。在大洋性的漂浮階段時,可以移動很長的距離,並且遠離原棲地到亞熱帶區域。背鰭鰭棘下具毒腺,是海中危險生物。
分布於西太平洋地區。臺灣分布於西部、西南部、北部及東北部。
中小型魚類,除學術研究及水族觀賞外,偶有人食用。已能人工繁殖,在水族商業上具有經濟性。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