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monacanthus sulcatus (Hollard, 1854) 
發音 
 絨鱗副單棘魨 F506 Monacanthidae 單棘魨科
俗名剝皮魚。棲息於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深度3-50公尺,無毒性,可食用,無觀賞價值,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中西太平洋,產於臺灣澎湖,最大體長15 cm,模式種產於澳門。
體延長,雌魚體較高;吻上緣線稍凸。鰓孔位在眼後半部至眼後緣下方,孔裂大部份位在體中線上方,與體中線呈60至70度夾角。體鱗小,排列極規則,鱗僅具一中央強棘,此棘圓柱狀向後彎曲,成魚棘可分叉,眼後鱗片具十幾根叢生狀之小棘。第I背鰭棘位於眼後半部稍靠後緣的上方,背棘長而稍細,後緣具倒棘,前緣具粒狀突起;腹鰭膜大,但膜後緣不超過恥骨特化鱗之中央,特化鱗細長,共三對,可活動,第一與第二對鱗片等長, 第三對極長約為第一對的2.4倍,末端具向上之小棘,腹鰭膜收縮時特化鱗接近肛門;背鰭與臀鰭前半部之鰭條較後半部之鰭條高許多;尾鰭最上及中央之鰭條延長。體灰色,有許多水平平行細線,頭背及體背具黑色斑。以前所記載之絨鱗單棘魨(Arotrolepis sulcatus)為本種之同種異名。
主要棲息於沿岸、近海礁區、底拖區域的水域,喜成群聚集生活,具趨光性,月夜、晨昏或陰天會聚集於水上層。主要以軟體動物、小型甲殼類及小魚等為食。
分布於中西太平洋區,由爪哇海至南中國海、臺灣。臺灣分布於澎湖海域。
主要漁法為圍網及底拖釣等,因具厚皮,食用前,通常會先去頭及剝皮,亦是俗稱剝皮魚的由來,亦可加工成魚露或製成飼料、肥料等。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