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opias vulpinus (Bonnaterre, 1788) 
發音 
 狐鯊 F020 Alopiidae 狐鯊科
俗名長尾沙、狐鮫、沙娘仔。棲息於大洋、深海、近海沿岸,深度0-550公尺,無毒性,可食用,無觀賞價值,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全球,產於臺灣東部、西部、南部、東北部,最大體長760 cm,模式種產於英國。
體頗粗大,亞圓筒形,背部輪廓圓凸,腹面平坦。頭較長,略側扁,亞圓錐形。尾特別延長,可達頭及軀幹部之1.5倍以上。尾基上方具一凹窪;尾柄無側突。吻短而鈍尖。眼小,圓形,無瞬膜。前鼻瓣短呈三角形;具唇溝,無觸鬚。口弧形,下頜極短,口閉時不露齒;齒小,中齒尖直而呈三角形,外側具無小齒尖;上下頜齒常多於29列,在前方者較大,後方者較小。噴水孔微小。背鰭2個,同型,第一背鰭小型,起點於體中部或稍前,後緣凹入,上角鈍圓,下角微尖突,基底後端與腹鰭基底起點相分離;第二背鰭很小,遠小於第一背鰭,起點於腹鰭及臀鰭中間,後緣斜直,上角圓,下角微尖突;胸鰭末緣略彎而尖禿;尾鰭很長,尾椎軸稍上揚,上葉不發達,僅見於尾端近處,下葉前部顯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而延續近尾端,與後部間有無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與上葉相連,尾端尖突,後緣凹入。體背側灰褐或黑褐色;腹側淺褐色;腹面白色,且延伸至胸鰭基底上方,為重要的外觀分類特徵。第一背鰭後緣、第二背鰭上部、臀鰭上下部、腹鰭及胸鰭的外角均為淡色。
大洋性大型鯊魚,但時常會出現於岸邊及近海,或大陸棚外,棲息深度可達550公尺。可以利用其長形尾擊昏獵物,主要捕食群游魚類及頭足類。卵胎生,胎兒在子宮內有同種相殘習性,一胎可產下2-4尾幼鯊,剛產下之幼鯊體長可達120-150公分左右。
分布於世界各溫帶及熱帶海域。臺灣北部、東北部及東部海域有分布。
主要以底拖網、流刺網及延繩釣捕獲,經濟價值高。肉質佳,魚肉紅燒或加工成各種肉製品;鰭可做魚翅;皮厚可加工成皮革;肝可加工製成維他命及油;剩餘物製成魚粉。
DD IUCN 瀕危狀態:數據缺乏(DD)  200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