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tomylaeus milvus (Müller & Henle, 1841) 
發音 
 鷹狀無刺鱝 F058 Myliobatidae 鱝科
俗名鷹形圓吻燕魟、魴仔。棲息於近海沿岸,深度1-220公尺,無毒性,可食用,無觀賞價值,不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印度至西太平洋,產於臺灣西南部,最大體長117 cmDW,模式種產於紅海。
體盤寬幾乎為體盤長之2倍,前緣微凸,後緣凹入,前角尖銳。吻比鼻瓣長2-3倍,前緣圓形。口前吻長比鼻間隔約大2倍。頭寬扁,前緣平切。前鼻瓣寬大,連成一方形口蓋,後部突出,深達下頷,後緣平切,細裂如鬚;後鼻瓣的前部和側部轉入於鼻口溝中。口平橫,約等於口前吻長3/2。口底在咽頭前方具乳突5個。牙上下和各7縱行;正中牙寬為長之4-5倍;鰓孔狹小,距離約相等,第三鰓孔寬約等於第五鰓孔的距離之1/5至1/4。腹鰭狹長,長約為寬之2.5倍,前角鈍圓,後緣與內緣連成廣圓形,後端楔形。背鰭一個,三角形,前角廣圓;後緣斜直,連於尾上,無內緣;起點與腹鰭基底後端相對;後端與腹鰭後端在同一水平線上。尾細長,約為體長之3倍;無皮褶;無尾刺;上下皮褶消失。(陳柔蓉、林沛立2012/11編寫)。有可能是花點無刺鱝(Aetomylaeus maculatus)的誤鑑,本種可能只分布於西印度洋海域(Ebert et al. 2013),是需要再進一步研究之魚種。
常大群出現於海中上層,但多半棲於底中水層,深度約220公尺,卵胎生,食底棲軟體動物、甲殼動物和魚類。
分布於紅海、印度洋、印尼、菲律賓和中國南海。有可能僅分布於西印度洋(Ebert et al. 2013)。
通常由近海底層延繩釣捕獲,具食用價值。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