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名電魴、雷魚。棲息於深海,深度220-1100公尺,無毒性,不可食用,無觀賞價值,不是經濟性魚類,產於臺灣東北部,最大體長100 cm,模式種產於日本東京。 | |
體盤厚且圓滑。背鰭二枚;第一背鰭較第二背鰭長。第一背鰭起點超過腹鰭基部後端。第二背鰭的起點在腹鰭基部後端及尾鰭起點的中間。尾鰭長,眼睛小,出水口邊緣平滑。體盤長佔全長50.1%,體盤寬50.5%。體盤長佔體盤寬約99.2%,吻的頂點到第五對鰓裂的距離為57.4%,吻長13.0%,兩眼眶之間的寬度7.5%,兩出水口間的寬度12.5%且與吻長等長。嘴前緣的吻長與嘴寬相當。洩殖孔頂端到尾部的長度比到吻頂端長度還短。牙齒鈍且平滑,表皮無顆粒小突起,體背上有不均勻的褐色分布,體盤腹部的胸鰭及腹鰭邊緣呈灰白色。(陳柔蓉、林沛立2012/11編寫) | |
棲於水深約220-1100公尺。 | |
分布於日本關東地方以南、臺灣東北部泥沙底海域。 | |
偶由底拖網捕獲,非重要之經濟魚類。 | |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