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racinus cyclophthalmus (Müller & Troschel, 1849) 
發音 
 圓眼戴氏魚 F342 Pseudochromidae 擬雀鯛科
俗名紅娘仔、紅身公仔、紅魚仔、紅獅公(澎湖)、紅貓仔(澎湖)、紅新娘(澎湖)。棲息於礁區、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深度0-20公尺,無毒性,不可食用,有觀賞價值,不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印度至西太平洋,產於臺灣東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最大體長20 cm,模式種產於巽他海。
體長橢圓形,非常側扁,頭鈍,頭背部隆起。 吻短。眼中大。口斜裂;上頜延伸至眼中部下方;上下頜、鋤骨及腭骨均具齒。體被櫛鱗;側線斷成二段,鱗孔數分別為48-62 + 18-22。鰓蓋有鱗,背鰭及臀鰭基底有鱗片。背鰭具硬棘II,軟條24-26;臀鰭長約背鰭之一半,具硬棘III,軟條14-15;胸鰭鈍圓形;腹鰭具I硬棘及5軟條,其中第3根最長;尾鰭圓形。頭部及肩部深橄欖色而有灰橘色斑點,體側之大鮮紅斑延伸到腹部;口鼻及頰部有平行藍紋。背鰭緣淡藍色,稍下方為橘色,鰭條中央近基部有鮮紅色之陰影,鰭膜之斑點為棕色,前部分之斑點鑲有橘色緣,向後而漸加深且在後面之鰭條有明顯的暗色橫斑;臀鰭緣為藍色,基部有鮮紅色陰影,而其餘顏色和背鰭同;胸鰭條無斑點;腹鰭為鮮紅色;尾鰭緣為藍色而稍內圈為橄欖色,其餘的尾柄及其它鄰近軀幹一樣是黑色。以前所記載之黑條紋擬雀鯛(Labracinus melanotaenia)為本種之同種異名。
主要棲息於岩礁或珊瑚礁區,從潮池至外礁陡坡皆可發現,深度至少達20公尺。為肉食性魚類,主要以小魚或甲殼類為食。此種魚類有強烈的領域行為;在繁殖季節時,雄魚會護卵,一旦有入侵者,雄魚會有攻擊行為,將入侵者逐出。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包括印度-馬來西亞列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北部。臺灣東部、北部、東北部、南部、澎湖、綠島、小琉球及蘭嶼海域均有。
體色豔麗,十分動人,是深受水族人士喜歡的魚類,唯應注意同一水族箱內同種會有激烈打鬥的現象。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