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名剝皮魚、粗皮狄(澎湖)。棲息於砂泥底、近海沿岸,深度28-79公尺,無毒性,可食用,有觀賞價值,不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印度至西太平洋,產於臺灣澎湖,最大體長14.6 cm,模式種產於紅海馬薩瓦灣。
|
| 體長橢圓形而側扁;頭背緣凸出。吻長大,側視似三角形。鰓孔位在眼後下方,其下端與眼後緣相對。體鱗小,排列極規則,多作2行或多行排列,每一鱗的基板上具許多粗狀的棘突;側線不顯著。背鰭兩個,第I背鰭棘位於眼後半部稍靠後緣的上方,背棘長而稍細,後緣具倒棘,前緣具粒狀突起;第II背鰭棘小,粒狀,埋於棘溝內;腹鰭合為一短棘,由特化鱗組成,共三對,可活動,達腰帶骨後方;背鰭與臀鰭前半部之鰭條較後半部之鰭條高許多,背鰭軟條數30-31,臀鰭軟條數28-29;尾鰭圓截形,最上及最大之鰭條延長如絲。體灰黃色至灰褐色,體側散布一些黑褐色斑點,形成不甚明顯之弧狀縱紋。背鰭基部另具3個較大型黑褐色斑紋;臀鰭基部亦具2個黑褐色斑紋;尾鰭基部則有一些黑色斑點。 |
| 近海大陸棚緣中下層魚類,常出現於砂泥底層海域。肉食性魚類,主要以小型甲殼類、貝類及海膽等為食。 |
|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紅海、南非至澳洲北部,北至日本。臺灣澎湖海域有分布。 |
| 中小型魚類,無經濟價值。或以其可愛的模樣而常被飼養於水族館中,供人欣賞。 |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