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ma orcini Cuvier, 1831 小鱗烏魴 F367 Bramidae 烏魴科
俗名深海三角仔、黑飛刀、黑皮刀。棲息於大洋、深海,深度1-1229公尺,無毒性,可食用,無觀賞價值,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印度至太平洋,產於臺灣東部、東北部,最大體長42 cmTL,模式種產於赤道附近。
體呈卵圓形,側扁而高;頭背部圓凸。口大形,傾斜。吻鈍;下頜突出。上下頜及腭骨均有纖細牙齒。體被細鱗,鱗片中央有稜突或棘;脊椎骨相對較少,僅15-17+21-23=37-40。體側縱列鱗數52-54。無側線;背鰭及臀鰭上被有細鱗,但基底無鱗鞘;尾鰭基部上的鱗與尾柄上的鱗比較,僅緩慢而漸次的變小。背鰭單一,起點在鰓蓋之後,不特別延長;臀鰭起點明顯在胸鰭基部後的下方,不特別延長;左右腹鰭相當接近,腹鰭起點至胸鰭基底末端長度大於標準體長的12%以及頭長的42%;尾鰭叉形,但上葉不延長。體色為銀白色至銀灰色,死亡後魚體迅速轉變為灰褐色至黑褐色。背、尾鰭暗色;其餘各鰭淡色或稍暗。(2015/12/16 李茂熒、林沛立編寫)
大洋性底棲魚類,白天棲息於150-400公尺深的底層,夜晚則到水表層活動覓食。肉食性,以其他的魚類、甲殼類及頭足類等為主食。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西至南非海域,東至夏威夷群島週邊海域。
一般以延繩釣、大型流刺網等漁法捕獲,通常本種魚都是偶獲,數量並不多,故並非臺灣主要經濟魚種。一般市場亦不常見,魚肉尚佳,紅燒或煮味噌湯皆可。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