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omuraena vittata (Richardson, 1845) 條紋鱧鯙 F079 Muraenidae 鯙科
俗名環帶裂口鯙、錢鰻、薯鰻、虎鰻、鰻(臺東)。棲息於礁區、近海沿岸,深度7-40公尺,無毒性,可食用,無觀賞價值,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全球,產於臺灣東部,最大體長150 cm,模式種產於中國。
體延長而呈圓柱狀,尾部側扁且較短,約佔體長的三分之一。鰭條構造僅限於尾部後段。口裂巨大;眼的位置接近吻端,相較於其他鯙類,其眼的位置遠遠超前。牙齒細小且成彎勾狀,數量眾多且多排並列;鋤骨齒列很短。魚體為乳白至淺褐色;體表有13-16條不太規則的黑褐色環帶,黑褐色環帶具有明亮白色的周緣,且環帶間在腹側面經常彼此相連。本種魚是少數能同時出現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鯙類。雖然其正模(Holotype)據原始命名文獻(Richardson, 1844)中記載乃採自中國海域,但其後至今的153年間,中國、日本、菲律賓、印尼等附近海域未曾再有本種新增的標本記錄;西方魚類學者甚至因此懷疑其模式地點的正確性。陳等(1997)在臺灣東南部的成功一帶海域確實採獲了本種的標本,同時也驗證了其模式地點的正確性。本種為新發現之臺灣新記錄種鯙類。〔登錄標本〕TOU-AE 4911, 1 specimen, 722 mm TL, Jan. 16, 1997, Chengkung. HL. 6.3; BD. 13.7; TR. 2.0 in TL; TV. 154。
據潛水者的記載:此魚的大型個體潛伏在岩石或暗礁的周圍或底部,呈現出一種非常嚇人的外形。當有人接近時,它會展現出一種類似眼鏡蛇的不尋常習性---噗噗響地膨脹它的頭部。行動遲緩,但相當善戰。
分布於西大西洋的百慕達、巴哈馬、古巴、西印度群島;東大西洋的維德角島、幾內亞灣;印度-太平洋的臺灣、聖誕島、卡羅林群島等海域。
曾在魚市場販售供作食用。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