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lia mystus (Linnaeus, 1758) 鳳鱭 F095 Engraulidae 鯷科
俗名鳳尾魚、烤籽魚、籽鱭、子鱭、馬齊魚、刀魚。棲息於河口、近海沿岸,深度0-20公尺,無毒性,不可食用,無觀賞價值,不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西太平洋,產於臺灣北部,最大體長19 cm,模式種產於印度洋。
體延長,側扁,向後漸細長。腹部稜鱗顯著,16-17+22-26。吻短,圓突,等於或略大於眼徑。眼中等大。口大,下位;口裂傾斜。上頜骨後延伸達胸鰭基部,上頜骨下緣有細鋸齒。齒細小,絨毛狀,上下頜齒單列;鋤骨和腭骨均有絨毛狀齒帶。鰓耙細長,18-21+25-30;左右鰓蓋膜相連,但不與峽部相連;鰓蓋條9-10。體被易脫落的薄圓鱗,縱列鱗60-65;頭部無鱗;胸鰭和腹鰭的基部各有1寬大的腋鱗;無側線。背鰭位於體前半部上方,背鰭基前方有1短棘,後接鰭條13;臀鰭起點距吻端較距尾鰭基為近,鰭條數74-86;胸鰭上部有6根游離鰭條,均延長為絲狀,向後延伸到或超過臀鰭起點;腹鰭短小,始於背鰭小棘的下方;尾鰭上下葉不對稱,上葉尖長,下葉短小,下葉的鰭條與臀鰭條相連。體銀白色,背緣偏墨綠色;尾鰭尖端稍帶黑色;背鰭、胸鰭、腹鰭淺色。
沿近海中上層魚類,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亦常可於河口區、沼澤區及內灣區發現。
分布於西太平洋海域。臺灣發現於北部海域。
一般利用流刺網漁法捕獲。但因為魚體瘦薄,肉質較少,因此並非主要經濟魚種,市場上亦較少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