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tanakia chii (Miao, 1934) 齊氏石鮒 F102 Cyprinidae 鯉科
俗名齊氏田中鰟鮍、牛屎鯽仔。棲息於純淡水,深度0-2公尺,無毒性,不可食用,無觀賞價值,不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臺灣、中國,產於臺灣北部,最大體長9 cm,模式種產於中國江蘇。
背鰭2(不分枝軟條)+ 9(分枝軟條);臀鰭2(不分枝軟條)+10-11(分枝軟條);胸鰭1(不分枝軟條)+ 10(分枝軟條);腹鰭1(不分枝軟條)+ 6(分枝軟條);咽齒式 5-5;側線鱗數 35-36。體形極度側扁,呈卵圓形。頭背側於項部後方略為凹陷。吻鈍圓。口小,次下位,具鬚一對。體被中大圓鱗,側線完全。體側灰銀白色,鰓蓋後方具一黑色圓斑或不顯,體中央具有一條較窄的藍黑色縱線延伸到尾柄,然後在尾鰭中央續接一條寬的黑色縱帶。雄魚的背鰭在透明的灰黑色緣下方,另具一乳黃色至橘黃色縱紋,臀鰭由外而內分別為透明緣、黑色帶、橘紅色帶與淡黃的透明帶:雌魚顏色淡,背鰭無明顯的橘黃色縱紋。此外,雌、雄魚眼上半部的虹膜皆為灰黑色。雄魚尾柄部呈橘黃色至橘紅色,雌魚淡黃色。繁殖期時,雄魚於吻部有明顯的追星。Chang et al.(2009)認為本魚種為台灣石鮒(革條田中鰟鮍)的一個亞種(Tanakia himantegus chii);但是其他文獻,包括陳&張(2005)以及陳義雄(2009)皆認為本種為一個有別於台灣石鮒的有效獨立種,同時加州科學院的Catalog of Fishes也將本魚種列為一個獨立的有效種。本資料庫以這些文獻為參考依據列為一個有效魚種。本魚種與台灣石鮒(革條田中鰟鮍)的區別,在幼魚階段較難鑑別,在雄魚較易於區分。在雄魚方面可由以下兩點來區別:(一.)背鰭具有明顯的乳黃色至橘黃色縱紋(vs. 沒有明顯的乳黃色至橘黃色縱紋);(二.)眼上半部的虹膜為灰黑色(vs. 眼上半部的虹膜為鮮紅色)。關於本魚種是否為一個獨立種或是屬於台灣石鮒的一個亞種,不同文獻間仍有不同陳述,在最新文獻(陳等,2012),雖以未定名的黃鰭石鮒(Tanakia sp.)這個名稱稱之,但在有進一步的相關研究文獻發表以前,本資料庫仍使用齊氏石鮒(Paratanakia chii)這個分類名稱。
初級淡水魚。喜好活動於清澈緩流區系與靜水域湖泊、池塘之棲地。雜食性,以水生無脊椎動物及有機碎屑為食。雄魚在爭奪交配權時,會具有強烈的領域性。如同高體鰟鮍(Rhodeus ocellatus ocellatus)一樣可利用田蚌來作為做為繁殖媒介,藉以保護自己本身的受精卵及幼苗。
分布於臺灣及中國大陸。臺灣目前發現於中、北部地區的平原河川,水渠、湖塘等棲地。
小型魚類,但色彩豔麗,生殖行為特殊。由於棲地破壞及棲息環境受污染,族群數量不普遍且不穩定,加上外來魚種的入侵競爭之下,臺灣族群有瀕危之慮,是需要受到關注與保育之魚種。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DD 2012淡水魚紅皮書: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