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imanus sealei (Jordan & Richardson, 1910) 西氏絲指馬鮁 F380 Polynemidae 馬鮁科
俗名竹午、大午、午仔、鬚午仔(澎湖)、發鬚午仔(澎湖)。棲息於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潟湖,深度1-80公尺,無毒性,可食用,無觀賞價值,不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中西太平洋,產於臺灣東部,最大體長15 cm,模式種產於菲律賓。
第一背鰭基處的體高為標準長的29-35%(平均32%);頭長為標準長的29-34%(平均32%)。吻部尖凸;枕骨輪廓幾近直線。上頜骨後緣達脂性眼瞼後緣之後,而上頜骨後緣高度較眼徑短;上頜長為標準長的14-16%(平均16%);下頜唇厚,頜齒僅見於背側表面;腭骨與外翼骨上的絨毛狀齒排列成窄環形;鋤骨具有一塊不甚明顯的齒板。前鰓蓋骨後緣呈鋸齒狀。第一背鰭具8根硬棘,各鰭棘基厚度相近;第二背鰭具1根硬棘,11或12根軟條(模式標本12根);臀鰭具3根硬棘, 11根軟條,臀鰭基約與第二背鰭基相當或大於第二背鰭基,胸鰭具14或15根不分枝軟條(模式標本14),其長度為標準長的24-28%(平均25%),胸鰭後尖端僅短於腹鰭後尖端;胸鰭具8(極少7)條絲狀鰭,第一條絲狀鰭最短;通常第三、第四條絲狀鰭最長,其長度可達臀鰭基(或臀鰭基之前),最長絲狀鰭長度為標準長的37-55%(平均42%); 尾鰭深叉形,尾鰭上、下葉並非絲狀,尾鰭上葉長為標準長的33-42%(平均38%)。具細孔側線鱗46〜50(模式標本49;側線上鱗列6或7(模式標本7),側線下鱗列9或10。鰓耙40-48(模式標本46)。脊椎骨;尾前椎 10+尾椎14。;活著時通常體色上部為黃藍色,下部銀色。鰭呈黃色,鰭緣黑色。鑑別特徵為胸鰭具有8條 (偶然7條)分離的絲狀鰭,但不達到臀鰭的中部;頜骨後緣的高度少於眼徑長;吻部尖型。(林沛立編寫 20130415)
主要棲息於砂泥底質地形環境,包括沿岸、河口、紅樹林等半淡鹹水海域,皆可見其蹤跡。喜群棲性,常成群洄游,有季節洄游之習性,會隨著漁期到來而大量湧現。以蝦、蟹、魚類及蠕蟲等為食。
分布於中西太平洋區海域,包括臺灣東部、菲律賓、新幾內亞、俾斯麥列島與索羅門群島等。
小型魚類,利用流刺網等漁法捕獲。肉質細緻,清蒸、煎炸皆可。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