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ariichthys kaopingensis Chen & Wu, 2009 高屏馬口鱲 F102 Cyprinidae 鯉科
俗名溪哥仔(幼魚及雌魚)、紅貓(雄)、苦粗仔。棲息於純淡水,深度0-10公尺,無毒性,可食用,有觀賞價值,不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臺灣,最大體長11.4,為臺灣特有種,模式種產於臺灣屏東高屏溪。
背鰭3(不分枝軟條)+ 7(分枝軟條);臀鰭3(不分枝軟條)+ 9(分枝軟條);胸鰭1(不分枝軟條)+ 14-15(分枝軟條);腹鰭1(不分枝軟條)+ 8(分枝軟條);側線鱗45-48;背前鱗22-23。體延長而側扁,無肉稜。頭較大,吻端圓鈍。眼較大。口裂中大,可延伸達眼前緣下方。上頜前端有微凹。體被有中型圓鱗。臀鰭在雄魚明顯延長。體背側呈灰黑色,體側銀白色。雄魚背鰭、臀鰭具黑色條紋,頭腹部呈亮黃色至淺橘黃色,胸鰭、腹鰭呈淺黃色。與粗首馬口鱲(Opsariichthys pachycephalus)極為相似,兩者之間的的差異,可由背前鱗22-23(vs. 25-27)以及側線鱗數45-48(vs. 51-55)加以區別。
初級淡水魚。喜好棲息在溪流中、上游及支流的潭區水域。雜食性。幼魚以藻類、有機碎屑、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成魚主要攝食水生昆蟲、小型魚蝦及其他有機碎屑等。
臺灣的特有種。分布於臺灣南部的高屏地區,從高屏溪到恆春半島之主要溪流中、下游及支流水域中,皆有其分布。
為臺灣南部河川最主要的溪釣種類之一。食用魚,油炸或紅燒皆宜。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NT 2012淡水魚紅皮書:NT